幼年类风湿性关节炎诊疗技术
(2011-03-11 13:59:46)
标签:
秦艽商丘类风湿性关节炎用法用量适应证健康 |
分类: 儿科疾病类 |
|
|||
幼年类风湿性关节炎是小儿时期一种常见的结缔组织病,以慢性关节炎为其主要特点,并伴有全身多系统的受累,包括关节、皮肤、肝、脾、淋巴结。本病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年龄较小的患儿往往先有持续性不规则发热,其全身症状较关节症状更为显著,年长儿或成年患者较多局限于关节症状,经治疗多能缓解。 本病属于中医学“痹证”范畴,按其临床表现又与“白虎历节”、“鹤膝风”、“痛风”、“顽痹”等相似。 辨证论治 1.
[证候] [治法]
[方药] 2.风湿热痹证
[证候] [治法]
[方药] 3.气血两虚,经络痹阻证
[证候] [治法]
[方药] 4.气滞痰瘀,痹阻经络证
[证候] [治法]
[方药] 经验方 1.赵锡武经验方
[药物组成] [功效] [适应证]热痹。 [用法用量] 2.王伯岳外用方
[药物组成] [功效] [适应证]
[用法用量] 3.赵心波经验方
[药物组成] [功效] [适应证] [用法用量] 4.赵心波外洗法
[药物组成] [功效] [适应证] [用法用量] 5.朱良春经验方
[药物组成] [功效] [适应证] [用法用量] 6.自拟类风湿汤
[药物组成] [功效] [适应证]
[用法用量] 7.舒关温经汤
[药物组成] [功效] [适应证]
[用法用量] 8.自拟祛痹方
[药物组成] [功效] [适应证] [用法用量] 适宜技术 1.外洗法 海风藤、海桐皮、两面针、桂枝、红花、透骨草各30克,水煎后熏洗关节处,每次20~30分钟,每日1~2次。 注意:用于关节肿痛者;熏洗时注意避风,防止感冒。 2.针灸法 (1)体针:主穴:关节窜痛、游走不定为主之行痹,取膈俞、血海;关节酸痛重着为主之着痹,取足三里、商丘;关节冷痛剧烈、遇热痛减为主之热痹,取大椎、曲池。配穴:上肢疼痛加肩髃、曲池、合谷、外关、阳池、阳溪、腕骨;下肢疼痛加秩边、承扶、风市、阳陵泉、膝阳关、照海、昆仑、丘墟。行痹、热痹以泻法为主,热痹、着痹以平补平泻为主。适用于本证各型。 (2)艾灸:在患处关节疼痛部位,用半个米粒大小的艾绒3~5壮(直接灸),每天一次,10次为一疗程。用于晨僵较甚的寒湿闭阻。 3.食疗法 (1)赤小豆粥:赤小豆30克,白米15克,白糖适量,熬粥食用。用于湿热痹。 (2)木瓜汤:木瓜两个,蒸熟去皮,研烂如泥,加入白蜜250克,调匀后放于洁净的瓷器内贮藏。每日晨起用温开水调冲1~2匙饮用,能舒筋宣痹止痛。用于各型痹证关节肿痛较甚者。 4.敷贴法 川草膏:生川乌、生草乌、附片、当归、丹参、白芥子各30克,生麻黄15克,干姜15克,桂枝12克,细辛、乳香各10克,三七5克,虎力散4支,葱白4根,白酒适量。 诸药共研细末,马钱子散、虎力散掺入其中,调成糊状。将调好的药入锅内炒至不灼伤皮肤为度。加入麝香0.25克和匀,将药摊于敷料上(约0.5厘米厚),趁热敷于患处,外以绷带固定。每剂可重复使用5~7次。每次重复使用时,须按上法加药,随炒随用。 5.中成药 尪痹冲剂:每次3~5克,每日3次,温水冲服。用于久痹体虚,关节疼痛,局部肿大,僵硬畸形,屈伸不利等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