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晕不要一味“补血”
(2010-12-20 13:26:53)
标签:
杜玉玲头晕脑供血不足调治红萝卜海蜇粥健康 |
分类: 辨证论治 |
|
|||
头晕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不适症状,男女老幼都有可能发生。民间往往以为头晕是贫血引起,因而常常采取“补血”的方法治疗,以期达到防治的目的。这种做法是否科学呢?头晕一味地“补血”能否解决问题呢?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市中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杜玉玲认为,这样的做法有欠妥当,因为头晕不一定都是贫血或者血虚引起。 比如,儿童的头晕首先要排除眼源性头晕的可能,有些青少年因为长期以不正确的姿势学习、使用电脑等过早地患上了颈椎病也会导致头晕。成年人的头晕原因就更加复杂了,除了脑供血不足外,多种内科疾病、骨科疾病如颈椎病、精神因素等,甚至鼻窦炎,都会引起头晕。所以,人们出现头晕后应及时检查,明确诊断是非常重要的。有些中老年人,即使明确有脑供血不足现象,也不能将其等同于贫血或血虚,因为引起脑供血不足的原因有很多,如动脉硬化、颈椎病、肿物压迫等都有可能导致脑部的血供不足。 那么,如何判断引起头晕的原因?是否需要“补血”或进补其他营养物质呢?杜玉玲介绍说,中医学将头晕分为几种证型,患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症状作出初步判断,并根据不同证型采取不同的食疗调治,而不应一味地进补或者“补血”。
肾精不足型
阴虚阳亢型
气血亏虚型
体虚痰浊型
杜玉玲提醒大家:儿童头晕者在明确无器质性疾病后,应以食疗为主,不宜过用补药;确实体质虚弱、先天不足、有贫血症状者,可采取药补,但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对症用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