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中药治乳痈

标签:
双柏乳痈涌泉穴中医外治法集要蒲公英健康 |
分类: 妇科疾病类 |
|
|||
急性化脓性乳腺炎属中医“乳痈”的范畴,民俗称之为“奶疖”、“奶疮”。乳痈多见于哺乳期妇女,以初产妇多见,好发于产后3~4周。
乳痈最初的表现是感到乳房渐渐作痛,一二天后痛处有红肿、硬实现象,稍加碰撞或哺乳时疼痛加剧,还有畏寒、发热、全身不适等症状。继之,乳房肿胀更甚,用手一摸,表面烫手,触之有包块,如鸡蛋大小,压之疼痛明显,口苦咽干,胸闷不适,饮食不香,体温升高,白细胞增多,患侧腋窝淋巴结肿大。舌苔薄黄或黄腻,脉象弦数。乳痈初期,是乳汁瘀积,肝郁胃热,毒热蕴结而成,治以疏肝清热、通乳消肿为主,方用栝楼牛蒡汤加减:全栝楼30克,牛蒡子15克,丝瓜络20克,夏枯草15克,野菊花30克,金银花15克,通草12克,路路通15克,甘草5克。每日1剂,水煎服4~6剂即可达到乳房包块消散的目的。
乳痈的早期局部治疗非常重要。外敷药可选金黄散、玉露散或双柏散,用鲜菊花叶、鲜蒲公英等捣汁调敷患处,也可用50%芒硝溶液湿敷,每日3~4次,或用仙人掌去刺捣烂外敷。这里有几则验方可供选用:
【蟾酥二黄散】藤黄30克,雄黄60克,蟾酥、制乳香、制没药各9克,将诸药研极细末和匀,装瓷瓶备用。局部常规消毒,将药末撒于太乙膏上,敷贴患处,2天换药1次。
【行气止痛散】
【加味冲和散】紫荆皮150克,独活90克,白芷30克,赤芍60克,石菖蒲45克,蒲公英、乳香、没药、冰片各20克。上药共研细末,每取适量,用75%酒精与凡士林各半调拌如糊,将药膏摊于敷料上,敷于患处,每日换药1次,5天为1疗程。
【二黄散】
【中药塞鼻】 预防乳痈,关键是避免乳汁淤积,防止乳头损伤,经常保持乳头清洁卫生,随时更换内衣和乳罩,注意观察婴儿口腔有无感染,同时,应保持情怀舒畅,饮食有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