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儿童溃疡性结肠炎  辨证治疗4方法

(2010-09-07 20:55:11)
标签:

辨证治疗

灌肠

溃疡性结肠炎

药液

健康

分类: 儿科疾病类
辨证治疗4方法
□ 苏海燕 呼伦贝尔市中蒙医院

  儿童溃疡性结肠炎,多因饮食不节、脾胃受损、运化失常而酿生湿浊,下注肠道,使腑气不利或同时夹瘀夹湿,伤及肠络而引发;还有一部分与肝胃不和或肾气亏虚有关。该病一是病情缠绵,二是愈后易复发,治疗颇为棘手。但最近的研究表明,使用中医药尤其是中药灌肠治疗效果较好,能清洁肠黏膜、解痉止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增强肠道免疫功能、促进溃疡愈合。现在,笔者将四种临床常用的方法介绍如下。

  方法一   生蒲黄10克,仙鹤草、败酱草、乳香各15克,没药6克,煅龙骨、生牡蛎、赤石脂各10克(均先煎)。将上药煎成60毫升药液,每晚睡前灌肠,15天为1个疗程。

  方法二   菊花30克、白术15克、防风10克、甘草10克、白芷8克、米壳15克。患儿便血重时加防风炭、云南白药适量,溃疡较广泛者加雷公藤6克。上药水煎后用双层纱布过滤去渣,再回锅浓缩至60~80毫升,以药液保留灌肠,每晚1次,连续7~10天为1个疗程。

  方法三   黄芪、白术、丹参、白芍各20克,黄连、黄芩、侧柏叶、防风各15克,金银花、连翘、白芨、生地各10克,一剂药煎3次,每次煎得药液100毫升,3次共300毫升。早、午饭前各服100毫升药液,余下100毫升药液于晚上睡前用于灌肠。

  方法四   苦参30克,地榆、槐花各15克,水煎至80毫升,另将珍珠层粉3克溶于药液中,保留灌肠。若腹痛明显可加没药、莪术以行气活血、散瘀止痛;若大便次数多、结肠水肿明显,可加生苡仁利水消肿、健脾止泻。

  中药灌肠宜每晚睡前进行,灌肠前排空大便,药液温度以36℃~38℃为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