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中毒的中医治疗
(2010-08-30 11:16:30)
标签:
食物中毒舌质蕈中毒生脉毒物健康 |
分类: 辨证论治 |
|
|||
临床主要表现 1.有明确进食不洁或有毒食物史。 2.多为胃脘部或脐周疼痛,恶心呕吐,腹泻,多为黄色水样或稀烂便,次频。严重者出现脱水或休克表现。 3.相关检查 (1)毒物分析:从剩余食物或胃内容物中检出相应毒物。 (2)细菌培养:细菌性食物中毒残留食物和排泄物细菌培养阳性。 (3)血清凝集试验:对于沙门菌食物中毒,近期内无免疫接种史者菌体抗原的凝集效价大于1:160,或双份血清效价增高在4倍以上者有诊断意义。 (4)荧光抗体法:可快速检测出金黄色葡萄球菌。 救治措施 1.清除胃肠道尚未被吸收的毒物,越早、越彻底越好。 2.阻止毒物吸收。立即进行催吐、洗胃、导泻。 3.应用特效解毒剂 (1)细菌性食物中毒:使用适当抗生素。 (2)毒蕈中毒:对于绿帽蕈、白帽蕈等毒性很强的毒蕈中毒,可酌用毒蕈血清肌肉注射(先做皮内过敏试验,阳性者需先脱敏)。对死帽蕈、粟帽蕈、白毒伞蕈中毒及以中毒性肝炎症状为主者,可试用巯基丙磺酸钠或二巯丁二钠。 (3)河豚中毒:半胱氨酸可改变河豚毒素的分子结构,破坏其毒性。盐酸半胱氨酸100~200毫克以磷酸二氢钠缓冲液2~4毫升溶解后肌肉注射,每日1~2次。 (4)鱼胆中毒:无特效解毒剂,应早期、足量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4.对症支持治疗 5.对于病情危重者考虑血液透析和血液滤过治疗。 6.呼吸困难者予以吸氧,酌情应用呼吸兴奋剂。出现呼吸麻痹者须及时采用呼吸机辅助通气。 7.发生多器官功能障碍或循环衰竭综合征时,除加强综合治疗外,早期应用大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待病情稳定后减为维持量,有助于保护和改善脏器功能。 中医分型
1.毒蕴胃肠
2.毒侵气血
3.毒损气血 中医治疗 1.汤药
(1)毒蕴胃肠,犯及血脉:大黄甘草汤加减。大黄10克,甘草6克,白芍 (2)毒侵气血,脏腑受损:清营汤合生脉散。水牛角10克,生地10克,麦冬10克,玄参10克,银花10克,连翘10克,丹参10克,竹叶6克,五味子6克。
(3)毒损气血,脏腑虚衰:生脉散合四逆汤。制附子10克,干姜6克,人参
2.中成药
3.针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