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呕吐用药辨析

(2010-07-14 21:02:07)
标签:

紫苏

吴茱萸

胃寒呕吐

干姜

高良姜

杂谈

分类: 辨证论治
呕吐用药辨析
□ 王金亮 山西省平遥县中医院

  呕吐者,常以胃失和降,胃气上逆为病机,多因外邪犯胃而致。临床上饮食积滞,胃中积热,肝气犯胃,痰浊内阻,脾胃不和等,均可致恶心呕吐。

  黄连、芦根,用于胃热呕吐。芦根以热病伤津呕吐多用;黄连以胃中湿热或胃火亢盛所致呕吐为宜。

  生姜、干姜均用于胃寒呕吐症。生姜温胃止吐逊于干姜,生姜以发散为主,故治外邪犯胃及胃中寒饮呕吐为宜;干姜以温胃为主,故治脾胃虚寒之呕吐为佳。

  半夏、陈皮,用于痰湿阻遏中焦,胃气不降之呕吐。然半夏燥湿消痰而降逆之呕,其辛散力强;陈皮燥湿利气机而降逆之呕,健脾之力强。

  吴茱萸、高良姜,用于胃寒呕吐,使胃得阳而渐开。然吴茱萸以肝寒犯胃呕吐多用,高良姜以胃中虚寒呕吐重症为宜。

  藿香、紫苏、白豆蔻,用于湿阻中焦、气机不利呕吐者,取化浊醒神之功。然藿香、紫苏和中扶膈,可用于外感夹湿呕吐;白豆蔻温中化湿,止呕胜于藿香;而藿香又优于紫苏,但紫苏能安胎,善治妊娠呕吐。

  枇杷叶、竹茹,均有良好的止呕吐作用,其性寒,有和胃降逆之功,竹茹止呕胜于枇杷叶,二药以热病后期,胃阴不足,胃失濡养之呕吐为佳。

  此外,黄连善治吐苦水,生姜则以治吐水为主,半夏治吐涎沫为主,吴茱萸治吐酸为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