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球网网友点评恒瑞医药与礼来事件(二)
(2013-10-16 14:47:52)
标签:
股票恒瑞医药 |
分类: 关于恒瑞医药的其他文章 |
创造晴天HJ:
$恒瑞医药(SH600276)$ 关于礼来这事:
1.被指控的两个人不一定真的有违法行为;
2.即使被指控的两个人真的有违法行为,也无法说明恒瑞医药有违法行为;
3.目前礼来并没有起诉恒瑞,即使将来起诉也不一定谁最后胜出;
4.即使恒瑞有违法行为,这个事件对恒瑞的影响也不是很大。
10-09 22:48
moutaichina:
$恒瑞医药(SH600276)$ 戏说恒瑞医药与礼来的梁子
孙飘扬与同学郑玉群,两人均82年毕业中国药科大学,不在一个系。孙飘扬是化学制药专业,同学郑玉群学的是药学。郑玉群简直是我们药大的榜样,1985年获药大首位药理学硕士学位。2001年被美国礼来制药公司(Eli Lilly)聘请担任首席科学家,后升任为制剂室主任兼研究指导,2009年加入恒瑞医药,现任美国恒瑞公司首席执行官。
10-11 20:15
铁莲花:
$恒瑞医药(SH600276)$ 我也来八一八最近恒瑞礼来事件
好似一场媒体资讯的盛宴,我也不甘寂寞,也来八一八我近年在网络上看到的一些信息以及对这个行业的一些情况的汇总,对某些新闻报道进行说明。我尽量引用网络的一些信息,尽量用客观的立场来还原事实。
一:糖尿病药物的问题:有些媒体提到这场事件会对恒瑞的糖尿病药物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糖尿病是慢性疾病,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目前国内糖尿病的发病率在显著提高,9月初有众多媒体报道了糖尿病发病率在国内急剧升高。
目前恒瑞有糖尿病药物在卖吗?江苏恒瑞的主页上的确没有找到糖尿病药物,成都恒瑞的二甲双胍卖得还是很不错的,这是一个仿制药。但恒瑞在糖尿病市场早有布局,原创药瑞格列汀已经完成临床二期,具体信息见恒瑞2012年年报,瑞格列汀是DDP-IV抑制剂,是Merck的西他列汀(商品名捷诺维)me-too药物,提到瑞格列汀,不得不提到上海恒瑞和邓炳初博士。
上海恒瑞处于上海闵行,有时候在业内被称为闵行恒瑞,以区别恒瑞其他的site。闵行恒瑞的前学术带头人是邓炳初博士,
其具体简历见:
http://baike.baidu.com/link?url=OOZqKiuWHVL9XXR6KeAZGTyM
1955年6月生。1980年6月本科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1984年获美国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1984年至1986年,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做博士后研究。1986年至1992年,任美国罗氏药厂高级研究员(Roche);1992年至1994年,任美国加州Glycomed 公司研究员组长;1994年至2003年,任美国加州SUGEN 公司高级研究部长;2003年至2005年,任美国Hawaii Biotech公司高级研究部长;2005年至2010年,任上海恒瑞医药有限公司首席科学运营官。并兼任加州Ryss Labs、加州 Heparin等科学顾问。2010年,加盟广东东阳光药业。2012年,加盟$海思科药业 (SZ002653)$,负责公司研发中心创新药的研发管理工作。
邓博士在闵行恒瑞的五年,还是干了非常多的事情,不一一罗列,其中瑞格列汀就是邓博士的杰作之一,瑞格列汀的化合物专利上是有邓博士的大名。当然邓博士还开发另外一个糖尿病药物,是XX公司的贝格列汀,该药物的化合物专利我暂时没查到,但我问了万能的度娘,她告诉我这个的确是邓博士的作品之一,在这个圈子里面一向还是用结果说话的,所以我一向还是非常崇拜邓博士的,后面因为一些原因,邓博士离开了恒瑞,去了东阳光,后面再去了海思科,但邓博士的为人以及对待工作对待下属的态度,在圈内应该是有口皆碑的。邓博士对任何一个公司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是一个巨大的财富。
二:首席科学家:
在很多国外的企业中,级别很多,有些企业可能给的title很松,同等资历的人在不同企业给的级别也不完全一样。但国内成为首席科学家的大抵是国外企业中间的principal scientist,翻译过来就成了首席科学家,这个和神马985,863首席科学家的距离,大概是有广州到北京的距离,还是有那么一点距离和区别的,所每次看到某某企业从某某大公司挖来了首席科学家,我有时候有点想吐的感觉,我觉得这个翻译成主任科学家更靠谱和贴切一点。像礼来在印第安纳的site应该有好几十个甚至上百个“首席科学”,对于整个礼来而言,可能有十几个或者几十个华人在做到这个或者更高的位置,所以千万不要想象恒瑞把礼来里面的华裔科学家全部挖光了,所以礼来怀恨在心,要大举报复。现在就有不少的华人科学家还在礼来里面做到比较高的位置,比如礼来的全球外部研发亚洲副总裁Tony Zhang就是华人,山东大学毕业,在普渡大学的一个诺贝尔化学奖下面读的博士,做的工作堪称世界一流,也在这个行业最顶尖的杂志发表了很有影响力的综述,他做的很多工作在业内反响非常好,他做的工作,都过去十几年还仍然还在沿用他的方法。如果那天恒瑞把这样的人给挖来了,你说礼来有点怀恨在心,我有可能有一点点相信。
我不是要否认这两个华人科学家的水平,能做到principal scientist,水平肯定不会差,肯定有自己的拿手活,这个毋庸置疑,但请不要被国内中文翻译的title吓到,不要认为礼来被挖了这两个人就快要倒闭了,就怀恨在心,就一定要整到这两个人,少用点阴谋论的眼光去看这一切。
三:跳槽:
研发这个岗位都有一定的流动性,礼来公司的有跳槽到其他公司的,其他公司甚至恒瑞的都有可能跳槽到礼来。但在这个圈子里面混,就要有一定的职业道德,那些事情可以做,那些秘密要保守,这些应该要遵循的。礼来在合规这方面可能要求非常严格,可能对移动存储设备有严格的要求,但相比之下国内很多企业没有这样的要求,自己做的数据可以随意用移动设备拷贝。
在一些报道中间也提到“据统计,在Guoqing Cao离职之前,曾多次将礼来公司撰写的文件转发至其个人邮箱,并将外部存储器多次连接到其在美国办公地点的电脑上。”这个也比较容易通过技术手段查证,让我比较诧异的是“记者统计,Guoqing Cao在礼来公司任职期间,曾先后四次前往中国与恒瑞医药的高管会面,并在2011年8月18日,发送电邮接受了恒瑞医药的工作邀请,邮件内容还包括执行恒瑞医药雇佣合同的附件。”一般情况下,不会大意到使用公司邮箱以及在公司网络使用私人邮箱去完成这些邮件的来往,在公司上网,是会受到网络监控,后面的“2010年10月22日,该神秘人通过电邮督促Guoqing Cao继续在恒瑞医药的中国经费申请方面合作,该申请是为恒瑞医药的研发寻求资金支持。次年4月2日,该神秘人再度电邮Guoqing Cao,称已将其推荐给中国经费申请的关键成员,并要求他专注于心血管和糖尿病的研究。”,这个就会有点让人费解,到底是Guoqing Cao在公司使用邮件被监控,还是其邮件被礼来公司通过某种手段给获取?这些可能要随着案情的进一步公开,会进一步明朗。如果是礼来通过某种手段给获取,那是不是可以认为通过了司法机关获取的?是不是如传闻所言,这个案件FBI也参与进来?现在不得而知,还请雪球里面精通法律的球友给出指点。
按照一些报道而言,案件还没有波及到恒瑞,我也觉得现在还需要案件的进一步明朗化,看案件的进一步公开。
10-12
0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