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CSCO肿瘤分子靶向治疗会议在沪成功举办
发布日期:2009-5-1
来源:上海市场部
由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和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联合主办的“第二届CSCO肿瘤治疗新进展高峰论坛——分子靶向治疗”会议于2009年4月25至26日在上海举行。本次大会的主题是“分子靶向治疗的临床新进展和转化型研究”,会议邀请了包括Anthony
Chan、Tony Mok、John
Heymach、马军、秦叔逵、李进、张力、徐瑞华、胡夕春等多位国内外知名肿瘤专家演讲,对包括肺癌、乳腺癌、结直肠癌、胰腺癌、肝癌、淋巴瘤等多种肿瘤的靶向治疗进行深层次的探讨。
会上,秦叔逵、李进等多位专家对恒瑞医药研发的分子靶向治疗药物阿帕替尼大加赞赏,表示十分看好其发展前景,并祝愿恒瑞公司能够研发更多类似阿帕替尼这样的药物,造福中国老百姓,并参与国际竞争,为中国制药企业在国际市场上赢得荣誉、赢得地位。
作为国内唯一参会企业,恒瑞医药秉承“科研为本”的理念,始终关注国内外医学科研与临床领域的最新进展,并将此融入企业的发展战略中。值此盛会召开暨恒瑞分子靶向治疗药物阿帕替尼圆满完成Ⅰ期临床试验之际,我们有幸采访了国内肿瘤界知名学者秦叔逵教授、张力教授和李进教授。
秦叔逵教授(CSCO秘书长,解放军第八一医院副院长,全军肿瘤中心主任)
《扬帆》:您如何看待分子靶向药物的发展前景?
秦教授:我主要讲亮点:第一、分子靶向药物的出现是时代的进步。在肿瘤治疗领域,分子靶向药物治疗将来非常有希望,前景广阔;第二、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是我国三大肿瘤中心之一,也是我国最早的肿瘤药物临床研究基地之一。最近恒瑞医药与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合作,由李进教授主持,完成了对分子靶向新药阿帕替尼的Ⅰ期临床试验,效果很好,希望恒瑞医药等国内制药企业在分子靶向药物的研发上能迎难而上,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张力教授(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扬帆》:分子靶向治疗药物研究有哪些实质性进展?
张教授:现在肺癌靶向治疗的研究热点很多,从一线治疗、二线治疗再到维持治疗,都有多个药物的临床验证性试验正在进行中,恒瑞医药研发的阿帕替尼就是其中的一种。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抗血管生成和抗表皮生长因子这两个靶点。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更好的靶向治疗药物造福广大患者。
李进教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扬帆》:分子靶向药物与传统药物有何区别?
李教授:分子靶向药物已经进入阔步发展的时代,它和以往的细胞毒性药物相比,是一个划时代的进步,将来发展会更快。虽然我们目前临床用的只有七、八种分子靶向药物,但是从目前获得的证据、数据和临床效果来看,这个是非常有前景的,和以往的细胞毒性药物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因为我们要达到两个目的:第一保证病人的生活质量;第二让病人活的时间长。有好的生活质量但病人活的不长也没有用。要让病人活的时间长,而且要快快乐乐的活着,这就是我们应用分子靶向药物的目的和愿景。
《扬帆》:在您的主持下,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已经完成了对分子靶向新药物阿帕替尼的Ⅰ期临床试验,您如何评价恒瑞医药研发的阿帕替尼?
恒瑞医药研发的分子靶向治疗药物阿帕替尼走在发展的前列。虽然阿帕替尼这个药物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才做到Ⅰ期临床试验,这一阶段的临床试验主要看病人耐受性和药物安全性,但我们从试验过程中所获得的一些数据和接受治疗病人的疗效,看到它有一个非常好的前景。
我觉得阿帕替尼丝毫不比现在国内临床应用的进口分子靶向药物差,预计在上市后,将能很快得到推广,因为它有两个巨大的优势:第一、成本低,价格优势能够很快占领市场;第二、疗效丝毫不亚于进口药物。我觉得它凭借这两大优势能够很快占领市场,尤其是它的价格更适合中国普通老百姓,特别是农民。老百姓用不起进口的索拉菲尼、索拉替尼,因为使用这样的药物一个月要花费5万元;但使用阿帕替尼只要几千元至一万元左右,我想老百姓还是承受得起的。因此,阿帕替尼的上市能够让偏远地区的普通老百姓也能够享受到现代科学带来的福音。
我个人看好恒瑞医药的阿帕替尼,因为其他的分子靶向药物我也用过,我用了阿帕替尼之后,亲眼见证有的病人从前年8月份到现在还活着,存活期都快2年了,有很多病人还在随访,反馈都不错。所以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药物。我也希望恒瑞公司能够研发更多的类似阿帕替尼这样的药物,造福中国的老百姓,并且参与国际竞争,为中国的制药企业在国际市场上赢得荣誉,赢得地位。
链接:恒瑞官方网站 http://www.hrs.com.cn/scxs/sctg/3233362.htm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