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连云港药企海外之路如何走好?

(2012-04-26 20:38:30)
标签:

恒瑞医药

股票

分类: 关于恒瑞医药的正道消息

                               连云港药企海外之路如何走好?
                                                        来源: 连云港传媒网  发布日期: 2012-04-26 

 

   【连云港传媒网】2012年被认为是全球医药产业的中国年,当辉瑞等一大批跨国药企加快进军步伐的时候,港城医药企业也取得突破性进展———开启成品药海外出口的先河。从原料药到成品药,港城企业为其海外之路准备的时间并不短,然而当他们真正角逐全球市场之时却发现,还需要进行生产以外的准备。

  十年磨一剑

  港城医药企业为了走向海外市场,等待了近十年时间。如此漫长的等待,源自企业对巨大的海外市场的“野心”。

  当国内市场饱和后,港城医药企业未来增长点在哪里,港城医药企业的当家人无时无刻不在思考着这个问题。巨大的海外市场自然成了他们的拓展目标,然而要想在现代医药产业的发源地掘金,这条路并不容易走。

  海外之路,港城医药企业走出的路径大不相同。

  以恒瑞为代表的港城西药军团的海外之路起步于上世纪90年代中叶。90年代中期,恒瑞开始了原料药出口的尝试。今年开始,该企业率先启动了港城成品药海外上市计划。在推进的过程中,恒瑞坚持“仿制药为主,创新药跟进”的战略。其出品的伊立替康注射剂在美国的上市之路,正是遵循着这一战略推进的。在这一战略之外,恒瑞还有一条隐形的海外战略,就是梯队式拳头产品群整体推进。毕竟欧美的采购商往往不会因为单个产品专门来中国采购,只有系列化、多层次产品结构,才可能有足够的吸引力让他们“跋山涉水”而来。

  而以康缘为代表的港城中药军团的海外之路走得更加艰难,可谓摸索前行。在过去的十年,康缘为其拳头产品桂枝茯苓胶囊争取美国FDA认证的道路上花费了8000多万元的投入,然而这些还不是最终的投入。今年,这个项目将正式启动IIb期美国临床试验,预计2013年完成II期临床,2016年完成Ⅲ期临床试验工作。

  省社科院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田伯平说,中国公司海外之路失败例子很多,这主要同其市场战略有关。同西方国家漫长的西药历史相比,中国医药企业要想到这个大本营赚钱,必须在特色上下功夫,中药、特色西药自然是未来的决胜法宝。连云港医药企业要走入国际市场,必须利用特色,走出独特海外市场之路。

  标准铺垫海外之路

  有业内人士说 :恒瑞是坚持、勇敢、有理想的“好孩子”。在多数药企重点发展原料药出口的时候,恒瑞却一直坚持按照西方话语体系制定的国际生产标准专心做药。其实这个 “好孩子”却并不是天生的,恒瑞曾经的海外之路一度也是靠着原料药出口铺垫的。

  但低端出口不是它的目标,恒瑞海外出口志在高端,致力于将拳头产品推向欧美市场。2005年,恒瑞从FDA化学药品认证检查体系中检查层级最高的非终端灭菌注射液———伊立替康开始实施其靠标准进军海外的发展战略。2011年,伊立替康注射剂通过美国FDA认证后,恒瑞的国际化战略取得了首场胜利。

  与恒瑞不同,康缘不仅要赢得市场认可,还要努力让欧美市场接受中药的药用价值,做出被西方世界认同的中药标准。以2005年获新药证书的热毒宁注射液为例,康缘以该品种为示范,按照“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来源于质量控制”这一研究理念,建立了包括原辅料控制、工艺过程控制、质量控制等在内的完整的全过程质量控制体系,并总结形成了中药注射剂现代质量控制体系的系统研究模式。不仅如此,康缘还通过和不良反应监测中心联合开展了大规模医院不良反应监测、注射剂品种上市后长期质量回顾、Ⅳ期临床研究。这一步步的尝试,目标都是寻求海外之路的突破。

  国家商务部条约法律司副司长杨国华认为,医药企业的海外之路同其他产业并不相同,这是因为医药产品不同于其他的产品,光有生产标准还不够,中国医药企业还需要做好更加充足的准备。这种准备不仅是生产的准备,还有商务、商贸、法律法规、文化认可度、企业文化等方面的准备。要了解所在国的商贸活动规则、拥有熟悉当地知识产权、商业竞争等方面的国际法律人才,就要根据当地的人文文化,来制定当地商务机构的企业文化。毕竟除了有形的贸易壁垒,还有无形的商业标准。任何的不合规行为,可能就会导致前面的所有“准备”成为泡影。

  行政力铸就国际化高地

  港城药企要让海外之路走得更好,需要坚持不懈地修炼内功,还需要行政力量的支持。

  搭建国际交流平台,帮助港城药企扩大海外知名度和影响力。在这个方面,其他城市有着值得港城借鉴的经验,泰州的医博会就是借助行政力量和民间组织力量成为影响深远的国际性展会。上海张江则通举行大型论坛吸引全球的高端人才到沪加盟,这些人才到来不仅提供了新药研发的思维,也为当地培育出更多的新医药产业领域。港城如果建立了这样国际交流展示平台,就有希望提升港城药企海外知名度,同时吸引相关的机构、公司和人才关注的目光。

  如何出台更多支持企业走出去的政策,业内人士建议,地方政府可以通过行政力量借助科研院所资源“借壳生蛋”,吸引人才向港城集聚。通过支持中药企业建立海外研发中心,树立传统中药在欧美市场的话语权和独特性,增强其在未来天然药物世界标准统一化过程中的谈判力量。通过孵化器引导具有国际背景的医药产业小型技术公司落户。另外,还可以出台国际医药产业认证机构分中心落户的优惠政策。这些都将有利于港城药企的海外之路越走越远,越走越宽。


原文链接:连云港药企海外之路如何走好?

 

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不作为买卖股票的依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