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收藏的投资名博(13)——陈理(5)

(2010-01-20 13:18:32)
标签:

股票

                                     股市“上工”投资之道
                                                                                       2007-3-30

 

第一条规则,千万不要亏损;第二条规则,千万不要忘记第一条。———巴菲特引自格雷厄姆


    中医讲究“上工治未病”,意思是最好的医生在你还没有发病之前,就帮你把病给治好了。而有了病再去治疗,则属于“下工”的做法。
  中医之道与投资之道何其相似也。
  高明的投资者也是“上工治未病”。即视投资如同经营企业,详尽调查,审慎分析,尽量少犯错误,规避损失,防范于未然。而投机的方法,以“市场先生”为向导,以价格趋势定进退,因鲁莽行事或预测错误而被迫“停损”如家常便饭,相当于等“心肌梗塞”发作了再去急救,足见其只能属于“下工”之列,断断称不上什么好方法。
  巴菲特在六十多年的投资生涯中,始终恪守:第一条规则,千万不要亏损;第二条规则,千万不要忘记第一条。他的投资成功率是99:1,正是“不治已病治未病”的典范,堪称“上工”。
  事实证明,巴菲特的“上工”之道,在我国股市也是行得通的。前几年在股市的凄风惨雨之中,一些投资者运用巴菲特的理念,低价买进、长期持有G茅台、G沪机场、G万科等优秀企业的股票,不仅有效回避了熊市带来的风险,而且战胜市场,回报丰厚;前阵子新股上市、宏观调控引发的市场震荡,反而成为他们低价增持G招行、G万科等股票的契机。
  近期虽然大盘震荡盘升,但运用巴菲特的“上工”之道很容易发现,一些具有垄断优势的大盘蓝筹股的价值依然被低估,展现出良好的投资机会。或许这些优质公司并不能让你一夜暴富,但只要有耐心,其长期复利回报也是相当可观的,关键是可以让你做到成竹在胸、风险可控。
  与此相反,“下工”的方法因为漠视公司基本面和安全边际,即使在牛市中仍然风险莫测。前段时间,一些投机者盲目追高有色金属股票,在短短的几个月中亏损过半,可谓“浓缩人生糟粕”,在牛市的短期回调中,竟然走完了大盘五年之久的漫漫熊途。更有甚者,不少热衷于参与权证炒作的投机人,明知宝钢权证、万科权证进入“末日轮”,是废纸一张,却仍然痴迷其中,不撞南墙不回头,宝钢权证最后一个交易日以85%的惊人跌幅告诫人们:“下工”之路有多坎坷!
  “收入不会来自已经飞走的货币。”亚当•斯密这句名言,道出了成功投资的基石:少犯错误,保本第一,“不治已病治未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