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一切可读之物(207)——《滚雪球》3

(2009-12-24 12:35:56)
标签:

股票

                        巴菲特传记滚雪球作者艾丽斯•施罗德女士北京演讲(下)

    艾丽斯•施罗德:我记得当时跟他有过一次长谈,他说看到媒体上的负面报道,感情上确实受到伤害了,他看到媒体的报道也容易受伤,他有一颗脆弱的心。但不管感情上如何脆弱,他也愿意面对这样的事情。比如尽管媒体认为他错了,批评他,但他还是坚持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事后证明他做的事情是对的,比如科技股泡沫破灭之后,大家才意识到巴菲特坚持自己的理念是多么正确。几年之后投资环境又发生了一系列的改变,当时安然出现了一些丑闻,还有美国世通等会计公司的丑闻,有些会计公司做假账,当时我在摩根士丹利工作,我是董事总经理,我对伯克希尔•哈萨韦公司一直跟踪,分析这家公司的股票一直许多年时间。很多人问我说,你为什么不写一本关于这家公司的书呢?后来巴菲特先生也知道我这个想法就说,好,我鼓励你写。当时我还不清楚他到底是什么意思。(15: 34)
    艾丽斯•施罗德:我回到我的工作岗位开始不断思考这个事情,6个月之后,他说你在业界是一个一流的分析师,你对巴菲特公司都是非常熟悉的,为什么你干脆不辞职专心专意写一本关于巴菲特的书呢?我当时说这真的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当时我还不是很坚决要写这本书。第二年的3月另外一个作家找到我,说我们一起联合写一本关于沃伦•巴菲特的书好吗?他的写作理念跟我不太一样,首先巴菲特先生支持我写这本书,而且也建议我辞去现在的工作专心专意写这本书,我当时就想到了《滚雪球》这本书的主题。当时巴菲特先生的人生和投资理念,整个财富的积累过程,人生的经历都应该有一个人记录下来,所以,我就建议巴菲特先生自己来写,但巴菲特说,我不行,不想写,也没有时间。谁是最好的人选呢?大家讨论了一番,觉得我是合适的人选。于是在2003年我开始动笔写这本书。当时巴菲特认为写作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不愿意写作,但他愿意投资,愿意打桥牌,而且愿意运作伯克希尔•哈萨韦公司,对于激励别人为他工作很在行,而且愿意挑选最合适的人做合适的工作。他鼓励我写这本关于他和关于他公司的书,所以,我愈发有了信心。这本书的出版,巴菲特先生都不干涉我,都不参与,他说只要我这个版本和别人的版本写的不一样,写的是朴实无华的书,不要是奉承和夸大其词的话。所以,看得出来,他是一个非常朴实的人。(15: 34)
    艾丽斯•施罗德:后来,我也很感谢巴菲特先生给我这个机会写这本书。他开始把他的午餐时间卖出去,有人如果想跟他一起吃顿午饭的话,大家可以通过竞标的方式,花钱跟他吃饭,通过这种方式,他拿到这些钱来做一些捐赠,同时也用于一些非常有意义的事业。所以,在2003年我最终动笔开始写这本《滚雪球》的书。这本书花了我五年的心血才写成。我与巴菲特先生做了大量的调研工作,与巴菲特先生交谈超过2000多个小时,也采访了250位他的家人、朋友、同事,看了他许多信件和档案,翻阅了巴菲特先生没有披露过的私人信件和档案,这些信件和档案垒起来有半个房子那么高。采访了巴菲特的妻子苏珊,他的同事和朋友,这对我来说是非常好的经验。我了解了巴菲特先生的过去,对于过去点点滴滴的细节我有感到高兴,能有机会进行深入的了解,如果大家阅读这本书的话,可以看到巴菲特先生的一些生活点滴。(15: 34)
    艾丽斯•施罗德:大约在2005、2006年的时候,当时已经出现了一些经济危机的预兆,比方说在美国的房地产市场,房子变得非常非常昂贵,已经达到了房价的顶点。巴菲特先生就跟我谈论过这件事情,他说在那个时候,他买了房利美的股票,就开始抛售房利美的股票,而且有些公司有会计丑闻的也开始卖这些公司的股票。当时AIG公司的股票也开始跳水,别人问他要不要买一些AIG呢?巴菲特先生建议大家不要买,他说AIG有太多的衍生品头寸,风险太大。在2003 年,巴菲特先生专门写过关于衍生品的文章,它认为衍生品是金融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所以,巴菲特先生强烈地预见到衍生品的强大破坏性。后来他与我一起提到了世界经济的情况和走向。比如还有一些投行卖给JP摩根,当时风险还没有到来,但巴菲特以他独特的嗅觉嗅意识到风暴爆发的前兆,比如北尔斯登、雷曼、美林开始出现问题,一家又一家银行出现问题,美联储开始采取大量的举措拯救美国的金融业,希望能减少金融风暴的影响。巴菲特先生也说,没有任何人能真正预测未来能发生什么,但有一点必然会发生,那就是通货膨胀。虽然他不会预测未来会发生什么事情,但开始卖出一些金融机构的股票。他以自己的方式思考未来的方向。(15: 34)
    艾丽斯•施罗德:原来他给大家的建议后来被证明是对的,像伯克希尔•哈萨韦账面价值也受到了一些影响,比如股价也有一些下跌,比如买了美国运通和其它股票,因为下跌使得伯克希尔•哈萨韦也有一些损失。巴菲特先生也不是万能,完全不会犯错的人,他也犯错了。在2008年夏天,有人要求他投资房利美和房地美,他说我不会投资“两房”的,后来“两房”被政府接管。雷曼也曾经找过巴菲特先生,希望他能投资雷曼,巴菲特先生果断地拒绝了,除了GE和高盛。他认为这两家公司,像高盛不会破产,但他们需要资金,他希望自己能帮助这几家公司,像高盛渡过难关,所以对高盛有许多投资。(15: 34)
    艾丽斯•施罗德:巴菲特先生希望能避免其它人所犯的错误,有时候犯错不是愚蠢的人,而是聪明的人,往往聪明的人才会犯错。巴菲特先生坚持价值投资的理念,有的时候一些公司股票价格拼命地在下跌,虽然有破产的风险,但只要你认为这家公司真正具有投资价值,就值得大胆地去投。巴菲特先生对美国的金融业有独到的洞察里,随着经过金融风暴,很多机构出现破产的问题,但巴菲特先生也承认自己犯了错,但不管怎么说,他的整个投资理念仍然是正确的,指引着投资的方向。(15: 34)
    艾丽斯•施罗德:巴菲特先生认为,对全球经济今后的发展还是充满信心的,他认为金融危机就像一场战争的开始,我们现在正处在这场战役的当中。长远来看,一切都会回到非常好的情况,所以,他对未来还是充满信心的。对于美国经济过去十年,GDP的增长都是2.8%或者3%左右,由消费者的消费所支持推动的,工资、收入没有太多的增加。正是人们的收入没有增加,所以,不可能维持消费长期的增长。所以,美国旧出现了大量的赤字,包括个人出新了很多的借债,过去十年,股市一直十分繁华,许多房地产股价不断攀升,很多人认为大量的借贷没有问题,因为所有东西的价格都在上涨,人们就忽略了这些风险。(15: 34)
    艾丽斯•施罗德:美国过去的十年给人们造成了一种幻觉,认为一切都不会出现问题,一切欣欣向荣,股市、经济都很好,而且自己负点债,借点钱都没有问题。而且他们支付当中也享受到一些资产增值所带来的好处,所以,当金融风暴到来,幻觉突然消失的时候,大家才清醒过来,大家量入为出,挣这么多钱只能花这么多钱,否则人人过度借贷,就会造成整个金融体系的崩溃。要让美国经济再不断发展的话,美国消费者当然要消费,不能停止消费,但消费必须是一种合理的消费。我们可以看到,现在美国经济危机已经处于平稳期,急剧下降的时期已经过去了。现在国家与国家之间已经有了许多的联系,因为各个国家在现在的经济环境下,各个都不可能孤立存在,各个国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何在经济危机下促进消费者消费,这是目前许多专家学者还没有想清楚的一个问题。(15: 35)
    艾丽斯•施罗德:有人说仅仅靠政府往市场注资推动消费的话,并不是一个根本的解决方法。美国人从历史上来讲,也有过这样一些经济危机和经济问题,但不管经济危机持续多长时间,总会过去。对美国人来说,这种经济周期的体验已经不是一次了,大家对美国经济出问题知识认为周期长短的问题。我们的儿子、孙子这一辈肯定会比我们过得更好,这是勿庸置疑的,但不要等我们的孙子辈经济危机才过去,不久的将来,市场还是会回来的。巴菲特先生也一直秉承这样的投资理念。(15: 35)
    艾丽斯•施罗德:最后,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一旦巴菲特被别人取代或者要离开我们的话,因为考虑到他的高龄,他也曾经说过,在他现在快80的高龄,再给他生命更长时间的话,当然,他认为自己还可以活很久,他的目标希望能比他的一个员工罗斯布莱肯女士能活得更久,她当时管理一家家具公司,活到103岁,也一直工作到她103岁。在罗斯99岁的时候,让他签署一个互不竞争的条款,他当时希望自己能够再多活五年,而且也希望罗斯在多活五年,形成互不竞争,要不然他会担心彼此会相互竞争。我想这也是针对他自己寿命的一个看法。(15: 49)
    艾丽斯•施罗德:巴菲特投资一些公司的时候把握一个原则,把公司按自己的方式进行三种分类:(15: 49)
    艾丽斯•施罗德:他投资第一种的公司,是像长城一样所向披靡,不可比拟的公司,这种公司品牌非常强,像喜斯糖果公司,即便喜斯糖果公司把价格降低的话,任何人也不腾进行抗衡。这是第一类重视品牌价值的公司。(15: 49)
    艾丽斯•施罗德:第二类是拥有最便宜价格的公司,因为你一旦拥有最便宜的价格,没有人可以与你竞争,如果在商品市场当中,或者钢铁等大宗商品、保险公司,如果你的价格最低的话,他会投资。(15: 49)
    艾丽斯•施罗德:第三类公司像一个门槛一样,只有这种公司拥有这个产品进入市场的渠道或者。任何公司没有这三种特质的话,他不会有兴趣投资。有些公司看起来很便宜,价格很低,但如果这些公司光是价格低,几年以后不能证明这家公司仍然有竞争力,当时所付的价钱能获得回报的话,他是不会进行投资的。每次进行股票筛选的时候,他一而再,再而三地运用了这三种标准。(15: 49)
    艾丽斯•施罗德:另外,他有一个很了不起的技能,他其实是一个很好的心理分析师,可以很快地看着一个人,知道这个人是不是在说实话,也就是说他有“测谎” 的能力,比方说,他可以问一个人很简单的问题,在不同的时间或几个月当中问同样的问题,看你会不会对很小的问题,几个月之前和几个月之后的答案是一样的。他的记性非常好,比大多数人的记性都要好,大多数人会忘记巴菲特曾经问过他的问题,他会看看你前后的回答问题的答案是不是一致的。也就是说,他会看你是不是诚实、开诚布公,在每次投资公司的时候,要看公司经理人员是不是诚实,有活力。他看中的特质当中最重要的是诚实,如果你投资一个公司,这个公司管理人员非常有活力,而且非常聪明,但不诚实的话,这个公司对你来说所带来的损失是无可计量的。所以,他对任何人在评价的时候,会先用诚实的标准来衡量,如果你一旦被他列为不诚实的话,不管你有多聪明,他也许会卖东西给你,但不会从你这儿买东西,这是他经商的一个原则。(15: 50)
    艾丽斯•施罗德:在面临金融危机的时候,大家都注意到,哈萨韦大部分是在做衍生品的销售,而不做衍生品的买入,因为他们的特色就在于,你相不相信付钱给你的人。哈萨韦愿意把衍生品卖出去,但如果他要买衍生品的话,一定只跟他愿意相信的买家或交易对手进行。这是他非常了不起的一点,而且是我从他身上获得非常重要的一点。在《滚雪球》这本书当中,介绍了我不从他身上学到的投资的诀窍,更多的是看到他人生当中重要的片刻,他自己人生当中面临了非常多的挑战。当我写他的这本自传的时候,他的夫人当时患了癌症,在写自传过程当中,他的夫人不幸过世,他深爱他的夫人以及亲人,通过亲人的逝去,他了解亲人对他的重要性。在写《滚雪球》当中,可以看到他人生几十年的演变,也让我们看这本书当中,理解到他人生最后时间里,金钱相对来说不是那么重要,最重要的是四周的人,你关注、重视的人,你的亲人。这也是我对他一个重要的认识,在写这本书当中,我自己也认识到,金钱其实是身外之物。他认为,这一生当中最重要的价值就是发现谁对他来说是最重要的,他终于理解到,他的家人对他是最重要的,这对我来说也是一个非常好的收获。谢谢!(15: 5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