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一切可读之物(107)——巴菲特(9)
(2009-09-23 09:45:37)
“巴菲特投资组合”解读
Berkshire
Hathaway的主要投资组合(2006年12月31日止),包括了39只股票(并非所有的投资项目,只是其中主要的,高于0.1%的项目),限于篇幅,只能做一个粗浅的解读。
相对的分散和绝对的集中
巴菲特的整个投资组合涵盖了39只股票(一些太小的投资没有列出,应该有60多个),表面上看是很分散的。但是,如果考虑到巴菲特的整个公司的规模(market
capital:1,650亿美元),那这样的投资组合并非是分散的,相反是绝对集中的,平均每一个投资标的价值40亿美元。同时,投资比重最大的前6个公司的份额占到了71.6%,其中前4位的可口可乐(Coca-Cola)17.9%;美国运通(American
Express)17.1%;富国银行(Wells Fargo )13.5%;宝洁(Procter &
Gamble)12.0%;合计:60.5%。假如Berkshire
Hathaway是一个长期的封闭基金的话,其相当于10个规模165亿的基金,一般来说一个规模165亿美元的基金其组合也至少有50-60个(平均的会有上百个股),那巴菲特的组合数目也至少有500个以上。相对区区的39个股票,巴菲特的投资集中度是十分高的。
绝对的集中符合巴菲特的投资理念,巴菲特一向反对过度分散投资。按照巴菲特的选股标准,能达到要求的股票十分少。所以一旦发现十分理想的投资标的,巴菲特会不断加仓,往往会从小股东——大股东——控股股东,直至进入董事会。这其实很符合巴菲特“buy
a business"的投资策略。
正是因为巴菲特相对集中的策略保证了绩效的“长期高收益”,并能长期“战胜市场(beat the
street)”。相对于很多基金经理的“撒胡椒面”似的投资策略,巴菲特的策略大大提高了收益,同时也降低了选股的风险。这也就是为什么大部分的基金经理的业绩很难战胜大市。
长期持有
在巴菲特投资组合中比重前几位的股票,其持股时间都超过了十年,象对可口可乐(Coca-Cola),美国运通(American
Express),富国银行(Wells
Fargo)持股时间更是长达二三十年。其中时间较短的中国石油(Petrochina)也有四年的时间。如果按中国一些投资者的观点:巴菲特的持股行为莫不可以被讥笑为“炒股炒成股东”?实际上买一个公司的股票就是要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股东,否则你就不要动它。做波段和炒浪的短期行为和巴菲特的长期投资理念完全是南辕北辙。
没有高科技
巴菲特投资组合里一向没有高科技概念,即使在互联网概念大热的今天,他也从不沾“网边”。在他的组合中一个稍微象科技概念的First
Data FDC,其实是一个金融服务公司,主要提供ATM机和信用卡的数据处理服务。巴菲特对高科技的一向态度是:自己弄不懂的业务模式,决不投资。巴菲特不投资高科技并非仅仅因为他不熟悉,可能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高科技未必高收益。从长期投资的绩效看,高科技公司往往不一定能带来“高投资回报”。主要原因的原因大概有两个方面:1.高科技公司的股价长期高估,特别是一些明星公司,由于投资者过高的期望值和过分的追捧,股价往往会居于估值的上限,没有“bargaining"的空间。巴菲特在买入股票时往往会找“便宜的好货”,但是科技概念往往是热得发烫的抢手货,高价买入未必可以获得好的收益。2.从财务上看,高科技公司都有一个特点就是“高投入”,所有的高科技公司为了要保持领先的地位都需要将大量的收入再投资到开发和研究中去,这就注定了高科技公司很难给股东带来长期的稳定回报。事实也证明:过去10年,在美国市场上,高成长高回报的前10大公司里并没有一家高科技公司(之前的博客做过介绍),而都是一些传统行业的公司。
我并不认为巴菲特真是“科盲”。众所周知,巴菲特和比尔.盖茨是很好的私人朋友,而且比尔.盖茨还是Berkshire
Hathaway董事会的成员。一个最新的动向是,巴菲特在最近的股东年会上透露:Yahoo的CFO
Susan将在今年5月5号加入Berkshire
Hathaway的董事会。这样在巴菲特的董事会里将有两位高科技的顶尖人才。这是否意味着巴菲特将放弃他一贯的坚持?也许有一天巴菲特会在合适的时间,以合适的价格持有一家高科技或互联网的公司?我并不怀疑这种可能性。也许巴菲特在进入一个新的领域一个新的公司要比我们很多投资者准备的时间更长一点的,做的功课也更细一点。这或许就是“神”和“人”的区别?
谨慎增持和减持
在过去的一年里Berkshire Hathaway公司新增的部位(new
positions)有3家公司(Ingersoll-Rand Company IR , United Healthcare UNH ,
and US Bancorp USB )。原有又增持的有2家公司(Wells Fargo WFC
and USG USG)。市盈率分别为14倍;12倍;14倍;14倍和13.5倍。减持的有6家公司。
巴菲特在管理着如此庞大的资产时,绝少买和卖。对任何一单增持或减持都十分谨慎。
每年,当Berkshire
Hathaway的投资组合公布后,会有很多评论,其中有褒有贬。很多投资的选择看似平淡无奇,但我们不得不承认,并没有多少人能够超越巴菲特。从财务上看,也许巴菲特的投资选择并不难理解。但是,难的是几十年如一日对自己投资理念和原则的坚持;难得是持之以恒的执行;难的是耐得住寂寞和诱惑。这也许是巴菲特之所以称之为“神”的原因吧!
试想今天巴菲特如果来到中国出席一个投资讲座,有中国投资者问:两会炒什么?他老人家会如何做答?那恐怕是今年最大的投资幽默了!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