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收藏的投资名博(7)——大凡(2)
(2009-09-06 10:08:18)
长期投资没有特例
(2007-09-11 21:57:21)
今天上海股市跌出了吓人的241点,作为长期投资者,究竟是逆势继续挺住还是懊丧没有及时地走人?
最近一段时间,在价值投资者的圈子里也发生了重大的分歧——长期投资是不是意味着股市多高都不卖出?
一种声音说:长期投资并不意味着什么时候都不卖。当公司的基本面发生重大变化、股市炒得过高、发现更好的投资品种都是卖出的理由。否则就陷入了机械论。
另一种声音说:长期投资就是在投资时将这些因素都考虑在内,一旦启动,就没有特例,应当坚持下来不动摇。
两派都在研究巴菲特在1968年左右的决策,为什么解散基金?是在高处减仓了吗?
首先,巴菲特是要研究的,因为他是我们的榜样。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们能够看到历史的翻滚,增添面对未来的勇气。
其次,巴菲特的决策并不一定就是完美无缺的。不管它减仓还是增仓,都是巴老认识世界的一个过程,如果说大家津津乐道于他成功在68年解散基金,那么从短期看恰恰是他的败笔,因为几年后的漂亮50他就彻底的没赶上。但这又造就了他成功的抄了石油危机的大底。因此不从巴老进化论的角度来剖析,容易造成盲目的崇拜。
再次,巴老并不是一个伟大的发明家,而是一个伟大的发现者,他发现了在投资上人类的种种偏好。因此巴老并没有涵盖所有的价值领域。如果我们没有顺着他走过的道路继续前进而只是躲在他的身影背后,虽然也很成功,但探索未知的世界的乐趣就少了很多。因为巴老就是踏出了格老的范围而继续向前。人类认识世界的脚步是无法停止的。任何人说登峰造极肯定是不符合基本的哲学理念。虽然探索往往是九死一生。
一个常识:你能因为自己的孩子这几次考试排名下降而将孩子卖掉吗?
九月怀胎般的研究好了一家企业,成为他的股东,就像成为孩子的父母一样,从这一刻起,你已经没有退路,必须承担起责任。有什么风吹草动甚至是巨大的灾难,也只有拼命熬过去,没有别的更好的办法。这是一项基本的战略底线。你不能说现在别人的小孩更好看,就交换一下;也不能说自己的孩子长得太快了就获利赚钱了,也不能说小孩子有一些缺点就断绝关系。不!这里没有特例。
股市涨到看不懂,暴跌随时会降临,台海局势紧张,CPI高企,政府打压市场——我们是不是卖出股票投资港股?套现买房子?等着跌下来再抄底?
如果你发现了太多的特例,那么请记住:长期投资没有特例。
如果当时做的事情正确,那么卖出的机会几乎永远不会到来。
这是你的人生!
----------------------------------------------------------------------------------------------
自评:
费舍大师在《怎样选择成长股》中也说过:如果在选择股票前做足了功课,那么卖出的机会几乎永远不会到来。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