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美术小组合作学习课题研究中期报告

(2018-01-16 11:01:56)

 





负责人

所在单位


   20144月小课题开题以来,课题组全体成员一起探讨研究,积极投身到课题研究中去。在这半年多的时间里,大家都能积极参与研究,学习理论并将其运用到课堂实践,最后总结提高。现将本课题进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调查学生美术课堂合作学习现状,学习相关理论

    20145月底,我们对三四五年级进行了美术课堂合作学习现状的问卷调查,调查问卷设计了11道选择题,主要从“学生合作学习的兴趣”、“对合作学习形式的看法”、“参与合作学习的积极性”等方面了解、分析学生的合作学习现状。结果发现,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喜欢小组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并愿意在合作中承担任务,这让我们更加深信此课题研究的必要性。

结合调查结果,我们开始自发学习相关理论,不断搜集合作学习的各种案例,利用每次的教研时间大家沟通交流,讨论,再回到自己的课堂上进行实践。

 二、课堂实践,改进合作方法。

学习了理论后,大家对小组合作学习有了比较客观和理性的看法,也学会了一些提高合作学习实效的方法和技巧。于是,课题组成员在自己的课堂上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老师们将自己学习到的方法运用到课堂中,又把用后的情况反馈和在自己课堂中出现的问题集中起来,每个月召开一次例会,大家把这些信息汇总到一起,进行分析,归纳,整理,针对问题及时调整,逐渐地摸索出一些可以用于小组合作的方法。

1)科学分组,合理安排座位

分组时根据每个学生的认知基础、学习能力等进行综合评定,然后搭配成若干异质学习小组,通常为四至六人一小组。使同学之间有相互学习的机会,还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

2)活动前要提出明确的合作目标及要求。

 许多学生在进行小组活动时其实并不明确活动的目的,还没明白要讨论什么,解决什么问题,就开始活动了,这样的合作就会流于形式,所以每次小组活动前一定要提出明确的目标,最好能出现在黑板或课件上,让学生明白自己下来要干什么。

 对学生的纪律,合作方式提出要求。在合作前对学生提出情感态度方面的要求,例如:讨论时的声音不能影响到别的小组;全组人完成要求后坐好;我们要评选最会合作的小组等等。

    3)既“强化”小组长的作用,又“淡化”小组长的作用。

 小组长是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者,领导者,一定要挑选组织能力强,公平公正的小组长,这样的活动才会有序、有效。在日常教学和小组合作时都要“强化”小组长的作用。

 但决不能让小组合作变成“组长动,组员看;组长说,组员听”,这样的小组活动就失去了意义。所以在活动的安排上应有层次,为组长组员分配不同的任务,人人都在动,人人都参与,人人都有成就感,这就要求老师在潜意识里要“弱化”小组长的作用,决不能让小组长一人代替全组。

4选好合作学习的切入点,确立合作的学习目标

教师在设计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时要特别注意它的可操作性和实效性。课堂教学是小组合作学习的主要阵地,但在课堂教学中不能盲目地进行小组合作。在设计课的时候,老师就应该仔细考虑:什么样的问题值得在课堂上小组合作;什么样的问题不用小组合作就无法解决;什么样的问题用小组合作的形式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等。选择恰当的合作契机,提供适合的学习内容是进行小组合作最重要的因素。另外,打开思路,课后习题、实践活动也可以设计成小组合作的内容。

5)训练学生的合作技能

①学会倾听

在小组讨论过程中,要求1人先说,其他人必须认真听并且不能打断别人的发言,要能听出别人发言的重点,对别人的发言做出判断,有自己的补充或独到见解,在这样要求下训练,学生不但养成了专心听的习惯,而且培养了学生相互尊重的品质。

②学会讨论

合作学习中,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通过共同讨论、相互启发,从而达到合作的目的。为了提高讨论的质量,教师要教给学生讨论的方法:各组由一人汇报自学或独立思考的内容,其他成员必须认真听,并且有自己的补充和见解,最后,还应将各自遇到的问题提供给全组成员讨论,对达成共识和未能解决的问题分别归纳整理,准备发言。

③学会表达

首先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讨论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敢说、会说,培养学生善于倾听、思考、判断、选择和补充别人意见的好习惯。其次要求小组成员人人都说,而且要能大胆完整地说,要鼓励礼貌用语。听、说技能是合作学习的基本技能,它是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通过讨论和探索形成的。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相互帮助,相互启发,实现了学习互补,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发展。

④学会组织

合作讨论的成败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组内的组织者,具体做法是:知道组织者进行组内分工,归纳组内意见、帮助别人评价等,另外,为了体现小组内的主体性,可定期培训、及时更换组织者。

5)积极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

     在小组合作学习完成时,教师要肯花时间给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让别的学生有从同伴身上学习的机会。及时评价、反馈、激励、表彰是小组合作得以持久推进的重要保障。因为学生渴望得到承认和被认可,这是他们学习动力的添加剂。评价时要特别关注学生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要评价学生的合作情况、情感态度,而不仅仅关注他的结论是否正确。在评价的形式上,除了老师对学生的评价,还要注意让学生互评,让他们在评价时发现别人的优点,更好地向别人学习。

三、收集资料,撰写课题案例,形成科研成果。

我们在实践的基础上,收集相关资料,进行阶段小结,并积极撰写课题案例、随笔,形成初步的科研成果。

 存在的问题:

1、强调了学生主体地位,丢失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合作学习中,我们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中又出现了“放羊式”的现象。,合作学习表面“热热闹闹”,实际上是“活而无序”。有的小组始终只有一两个人发言,其他人一言不发,只是心不在焉地坐着;有的小组互相推辞,谁也不发言;有的小组借此机会闲聊、说笑或者干别的事;有的小组两三个人同时抢着发言,你说你的,我说我的,谁也不听谁的。

2、美术课是以活动为主的课堂体制,课堂上学生的课堂纪律较乱,说话、乱跑等,严重影响了课堂效果。一是因为有些学生部带工具,同学之间借工具乱跑,二是学生在小组合作时遇到了问题,说话声音很大。

3、合作学习与独立思考的矛盾。

     有时要求学生独立解决问题时,有的学生无从下手,总是习惯性等着与别人“合作”。他习惯了在合作交流时学习那些思维敏捷,反应快的学生,听着别人的话,以为自己也会了,长时间不进行自己的思考,久而久之就养成了一种惰性,总是等着别人给他提示和启发,或者干脆等着别人说出答案。

解决思路:

1、加强学习,利用网络,利用每一次集体备课、外出听课、校内研讨课的机会,多学习,多吸取别人的经验,改进自己教学中的不足,不断完善合作学习方案。

2、立足课堂,定期开展教研活动。加强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倡导和研究,在实际操作中着重研究小组合作学习的时机和内容以及评价方式,着实提高小组合作的实效性,把课题研究落实到实处,争取出更多的研究成果。

3、不断完善方案,注重研究资料的积累。

能否

按期结题

能按期结题

专家的指导和意见

   

注:表格可拉伸,页数不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