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课题《小组合作学习在美术课堂上的应用的探索》开题报告修改稿
(2017-11-23 09:47:42)小课题研究实施方案(开题报告)
立项号 |
|
课题名称 |
小组合作学习在美术课堂上的应用的探索 |
负责人 |
|
所在单位 |
|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是现代人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信息社会的到来,未来社会越来越注重个人能否与他人协作共事,能否有效地表达自己的见解,能否概括与吸收他人的意见等。因此,培养学生团结、协调的群体合作精神显得尤为重要。《新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提出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美术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美术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可见,合作学习已成为《新课程标准》提倡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大要求。 合作学习可以满足学生的社会需要,有利于改善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能真正发挥个人在集体中的作用。而小组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最简便易行但效果显著的模式,对学生的身心发展非常适合。学习方式的改变对于改善课堂内的气氛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学生良好非认知品质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随着新课标的推广和实施,小组合作学习也运用到美术教学的各个领域,在教学的实践和研究中,我们发现小组合作学习非常适合美术课的课堂教学。它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和可实施性,其学习模式较之传统的教学更具情感色彩。 |
||
课题名称的界定和解读 |
合作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学生或群体,为了达到共同的目的而在行动上互相配合的过程。合作学习是在班级授课制背景上的一种教学方式,通过营造宽松、和谐、自由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在教学活动中,让学生通过主动探索、发现和体验,学会对信息的收集、分析、判断,掌握合作学习的方法和技能,善于合作交流,从而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力。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了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任务,指出目前我国教育现状中存在着学习方式单一的问题,学生缺少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教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法。"美国心理学家A﹒H﹒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认为,学生有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在合作学习过程中,不同的个性心理随着学习过程的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的展开,不断发生碰撞与相融。合作学习联系的建立,为学生创造了与他人交往合作的空间,顺应了学生的心理需求。 本课题研究突出小组合作学习的发展性、与时共进性,紧密联系教育教学实际,从实践中发现问题,在实践中解决问题;本课题期望通过实证研究,丰富和发展小组合作学习在各学科上的运用和实践的观点。在理论上,力求以时代精神,以新的教育理念对小组合作学习的事实和经验进行系统梳理,探索规律。在实践上,注重教学研究,加强新课程下小组合作学习的指导,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
||
课题研究的步骤和举措 |
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的建立,解决目前课堂学生学习效率不高的问题。 2、学生学习能力与合作能力的培养。 3、合作学习的科学指导和有效规程。 4、解决小组成员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的问题。 研究内容: 1、分析教师教法对学生学法的影响,研究在不同的年段学科课堂教学中怎样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更有利于学生,并通过典型课例总结成功经验。 2、学生学习能力与合作能力的培养。学生只有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和合作能力,才会有较高的学习效率,才会适应终身学习的需要。 3、分析造成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华而不实"的原因,提出具体学科课堂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并通过典型课例研究总结经 验。 4、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目标是学会合理安排学习时间,按计划完成学习活动。 5、加强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使教生真正明确小组合作学习的价值与内涵。 研究步骤: 1、准备阶段:(2014年3月-2014年4月) (1)进行课题申请、论证。 (2)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进行专题座谈。 (3)组织对师生的相关因素的问卷调查。 (4)撰写课题方案 2、实施阶段:(2014年5月-2014年12月) (1)分组,确定对照班和实验班。 (2)做好观察记录。 (3)实验数据收集整理 (4)分阶段召开课题研讨会,交流阶段性研究成果。 3、汇总阶段:(2014年1月-2014年2月) (1)归类收集实验过程中各种资料、统计分析。 (2)进行全面分析,撰写实验研究报告。 (3)整理汇编实验成果。 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通过对《义务教育小学美术新课程标准》、《小学美术教法》、《论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等有关文献的学习和研究,使课题研究的内涵和外延更丰富,更明确。争取在现有研究水平的基础上有所提高和突破。 2、行动研究法:在实际的教育教学环节中,通过个案分析和作品分析等,对个体的发展进行跟踪调查,及时改进研究措施。 3、经验总结法:在教学实践和研究的基础上,根据课题研究重点,随时积累素材,探索有效措施,总结得失,寻找有效的课堂教学效率和提高学生实际应用、实践能力的方法。 课题研究措施: 1、加强理论学习,切实提高广大教师的教科研意识,为开展课题研究从观念、理论功底上作准备。 2、充实研究组力量,在全员参与的基础上,抓好重点队伍建设,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等方式,争取专家学者的指导,从而广泛地吸取上级科研机构、兄弟学校力量,不断提高研究者的研究能力和水平,进而提高学校的科研水平。 3、加强教师培训,举行专题研讨活动,为研究的顺利实施创设良好、宽松的氛围。 |
||
课题成果的预期和呈现 |
预期成果: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应用,使学生学习美术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包括合作的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等都能得到培养。能够培养美术的创新精神和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同时促进全体学生美术方面的个性发展包括学习美术的兴趣、情感等个性品质的发展。通过美术课堂的小组合作学习,增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使学习变为互助式、互动式、讨论式的学习。 成果呈现: 1、课题研究论文及典型活动案例汇编。 2、课题研究报告。 3、反映研究成果的师生作品、照片等。 4、音像资料:活动过程实录等。 5、课题研究活动记录。 |
注:正文楷体小4号,篇幅控制在A4纸6页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