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12日7点,我乘动车一人赴沪,去见同学、会战友、访亲戚,14日上午再乘动车返甬。
有人会问,非要大热天离家出走吗?我认为:必须的!
现简要介绍一下这次探亲访友的理由:
1.前几个月,山东战友刘兄(在武指导员)给我推荐了原岸炮十营的吴兄(庆华政委)、李兄(忠笑营长)相交,并建有私聊。由于二位首长都年过八十有几,理该小兵登门拜访,这也是这次上海之行主因之一;
2.处理问题应考虑到方方面面。因我要写博客,万一其他的上海战友看到了,就有意见了。为何杏国到了上海,不与我们(去年我到上海也相聚过)打个招呼?所以聚一聚,也属理当;
3.同理,我的初中同班同学有5人,支边回城就定居上海。凡我每次到上海,老同学们总是叫到一起,碰碰头、会次餐。上海同学AA制,单独我免费。我与他们在沪相聚至少有五次了,而这次我事先告知,邀各位老同学带上夫人,给我一次买单机会;
4.出发前我拨通了上海亲戚二嫂的电话,92岁高龄的她,还住在老地方,临时决定,13日下午从吴淞三营房赶过去。
2天上海之行,主要节目就是“四顿饭”。
12日中午四位上海同学和我小聚,在闵行区的“聚鑫阁”酒店,陈同学因身体原故缺席。
12日晚上八位战友和二位军嫂在白玉兰“和记餐厅”欢聚,张筱林主动去总台结账。遗憾张连龙前几天腿关节痛得难以下地,不能到席参与碰杯。
13日中午原岸炮十营政委吴清华、教导员禚竹球、营长李忠孝(第三任)、陆秀法(第五任)、还有钟祖勋、孙俊国、邓从文、胡祝平、张筱林、蒋杏国等10人参加。赵勇清因患重感冒,怕影响大家,只能请假。
这次在淞宝路“聚龙楼”举杯,孙俊国和邓从文两位战友做了许多具体的准备工作,后者还为此次聚餐买单。
13日晚上,二嫂和她的女儿、儿子在虹口区金玉兰大厦的“申粤府”请我,饭后燕翔还陪我到黄浦江外滩看浦东“三件套”。
14日上午7些50分离开二嫂家,燕翔特地陪我到地铁站,乘上9点半的动车,午后半小时平安抵家。
这次短暂的上海见同学、会战友、访亲戚,我的感受有:
1.运气好、天帮忙。11和15日气温都达35度,而12至14日这三天,最高气温都在30度以下。如高温不退,有3位83、84、85岁高龄的十营老领导,集聚还是有些风险的;另外气象预报每天有雷阵雨,但就是没撑过伞。
2.同学、战友、亲戚都进入老年行列,身体状况大不如从前,3位都是因病缺席,留下遗憾。但这次见到3位80多岁的老首长,1位90多岁的二嫂,都还健康,这是喜讯!我祝愿大家保重身体,不到九十九,谁都不要走。
3.我要感谢为聚餐而解囊的筱林、从文两位战友;更要谢谢钟兄祖勋,为战友相聚寻找酒店,帮我找住宿并付费,还驾车从旅店送我去吴淞。总之,我一直对钟兄心存感激。
4.此次吴淞会战友,还有一个我自定的任务:以前我写过《我和三个营长的故事》及续篇,曾先后发表在我的新浪博客。这次聚会后,又遇上了另二位营长和二位政委(教导员),我想可以再写一篇《我和三个营长的故事》的再续篇,但这需要一点时间,另文上传。
下面上传活动画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