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晓娟老师登过央视“百家讲坛”,昨天她讲的题目是《冰炭置我肠——韩愈的“四面”人生》。
她讲了韩愈:1.韩退之(韩愈与自我);2.昌黎先生(韩愈与挚友、弟子们);3.韩十八郎(韩愈与家人们);4.韩潮州(韩愈与百姓)等“四面”人生。
韩愈字退之,唐代杰出的文学家、 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长庆四年,韩愈病逝,年五十七,追赠礼部尚书,谥号“文”,故称“韩文公”。
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后人将其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著有《韩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师说》等。
讲到精彩处,台下有笑声;演讲结束,台下提问与台上回答交流阶段,每次回毕,台下总是报以掌声。
散场后,有许多听友纷纷要求签名,不知不觉我这个“古稀”也融入“后生”队伍,首次加入追“星”行列,并经过老师本人允许,还拍下两人合影。这里要说明一点,不管社会上是什么“影星”、“球星”、“笑星”、“名星”,本人一概不会、也不值我去追。但这次是例外,我是想把听课体会写出与以前写的心得博文有点不同而已。当然,追“文化大枷”对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只有益处!算是头一回追吧,估计也是最后一次了。
今年是市图书馆“天一讲堂”已走过了辉煌的十七年历程!9月7日在“天一讲堂”听友会群里发公告,每位与“天一讲堂”发生交集的人,你们都是时光的同行者,欢迎你“写留言”,我即写下我与讲堂有缘:
1.我是一名忠实听众,仅仅是收藏了“天一讲堂”的听课票就有约300张,其中听了央视“百家讲坛”嘉宾老师的课,就有33次;
2.我也4次登台讲课,一次在老址(包玉刚图书馆),三次在南塘老街分馆;
3.参加过“天一讲堂”五周年征文比赛并获二等奖,征文还登过报;并应邀参加中国宁波网“天一讲堂”专题对话节目《文化民生象,宁波大讲堂》的四位嘉宾之一;
4.写听课心得体会和有关“天一讲堂”博文约30篇(详见我的新浪博文);
5.“天一讲堂”被誉为央视的“百家讲坛”,我喜欢您!
讲课的PPT还是比较详细的;听课票的反面,也有辛老师的个人介绍,这里就不再展开了。
下面上传与文字对应的相关照片,与众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