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月1日下午1点55分,我打开电脑,2点准时收看市图书馆“天一讲堂”网课。
今天演讲嘉宾程遂营,题目是《城名里的中国传统文化》。
程遂营,河南舞阳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曾就学于华中师范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南京大学,曾赴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休闲、公园与旅游管理系做访问学者。
现任河南大学文化产业与旅游管理学院院长,中国旅游研究院文化旅游研究基地首席专家,旅游管理学科带头人,河南省中青年骨干教师,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优秀教师。
2014年,受邀在央视《百家讲坛》主讲系列节目“六大古都”;
2016年,受邀在央视《百家讲坛》主讲系列节目“黄河上的古都”;2012年,曾赴欧洲比利时、葡萄牙、西班牙,为华人、华侨宣讲中国传统文化。
老师开课讲了 “为什么讲城市名称”;“城市命名方式其及文化内涵”;“现代城市命名与城市文化传承”等三个内容。
下面是我听课摘要:
1.城市的起源。《吴越春秋》有记载:“鲧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此城郭之始也”。鲧,此人生疏,但他儿子却家喻户晓——禹。鲧乃是中国最早提出“城”概念第一人,值得后代铭记。
2.有城无市,也称不上城市。《史记·平淮书》“古人未有市,若朝聚井汲,便将货物于井边货卖,曰市井”。有城加交易,才有市,完整的城市概念初成。
3.汉代的河西四郡:酒泉、武威、张掖、敦煌。今只介绍一下酒泉和武威。酒泉历史:霍去病打了大胜仗,回朝帝王敬其酒。霍认为不是一己之功,将杯酒倒入泉中,让将士同饮。后此泉改名酒泉,并沿袭为当今的城市名。武威出土的铜奔马、神似汗血宝马,又象是当时西汉皇帝坐骑。至今,铜奔马已成为中国旅游城市标识造型。
4.成都渊源。《史记·五帝本纪》记载:“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古蜀时就成名至今。
5.宝鸡城市的由来,很有意思。韩婴《韩诗外传》中对鸡的描述:“首带冠者,文也;足搏距者,武也;敌在前敢斗者,勇也;得食相告,仁也;守夜不失时,信也。”
6.宁波古时称“鄞”、唐代为“明州”、在明洪武十四年,朱元璋钦点改名“宁波”。
7.较为成功的城市改名,如“中甸”改为“香格里拉”;“大庸”改为“张家界”;较为不成功的城市改名,如“徽州”改为“黄山”。安徽本取“安庆”和“徽州”的头两字合成,而徽州易名,安徽的徽就成了无本之木了。
8.象洛阳、西宁、敦煌、杨州、温州、西安、重庆、荆州、绍兴、张掖、遵义等城市的取名故事,详见讲课PPT截图。
总之,今天聆听,收获满满。
市图书馆“天一讲堂”的运作方式之一,主要是请国内名家、专家来讲。其中有34位央视“百家讲坛”嘉宾也曾登台“天一讲堂”(含网课)亮相。如王立群、阎崇年、毛佩琦、钱文忠、纪连海、孟宪实、赵冬梅、曾国平、张宏杰、康震、方志远、韩昇、易中天、李山、何家弘、董平、李敬一、商传、普颖华、蒙曼、毕淑敏、姜鹏、马瑞芳、刘强、赵玉平、马骏、段怀清、孙立群、韩田、王卫平、曾巩、付丽莎、林岩、程遂营等大家,都来宁波讲课,我都聆听了他(她)们的演讲。
凡有央视“百家讲坛”嘉宾来甬讲课,不管是线上线下,我会尽力参与听课学习。
听课10余年,至今已听过不下500场,其中保留的听课凭证就有415张。
凡有好课,我会专门写一篇心得体会,这篇是第32次。
下面上传一组截图,供相互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