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电子管12AX7的内部结构

(2016-08-31 19:08:06)
标签:

吉他

音箱

分类: 吉他音箱
http://s9/mw690/001K4SAIzy74u6DVjTO38&690
  我们经常会说起前级管,比如最常见的就是12AX7、12AT7、12AU7、12AY7等,还有他们的代用管,如ECC83、7025、5751、ECC81、ECC82和6072等等(五级管和八脚管暂且不表)。这些都是双三级管,都有各自的声音特性和技术参数,但他们的结构都是类似的。下面我们就以一种12AX7为例子,来看看管子里面究竟藏了些什么秘密。

  先来看看管子底部管脚的编排:如图一
http://s8/mw690/001K4SAIzy74u6IUHPxe7&690
管子圆周分成十等份,其中一份没有管脚,其余九份各对应一只引脚,形成一个带缺口的圆,正是这样,管子插到管座时才不会插错脚。两个放大单元各有自己的阴极、栅极和屏极,占去1、2、3和6、7、8六只脚,两组灯丝本来是四端,但其中有两端连接起来接9脚,还有两端接4、5脚。

  再来看管子内部的结构,如图二:
http://s12/mw690/001K4SAIzy74u6OL6L9eb&690
图中左边是一只完好的12AX7,可以看到顶部的玻璃内侧有一层近似于“银镜”的消气剂,这种消气剂保证管子内足够真空的状态,如果“银镜”面积变小,说明管子慢慢漏气了,如果“银镜”变白色或者消失了,管子基本就报废了。但也有极个别的管子的消气剂设计在管侧或者底部,俗称“光头”。图中右边是管子的内部结构,其中消气环是造玻璃外壳前放置消气剂用的;上下两片绝缘的云母片能固定好各个电极部件;图中最明显的部件就是灰色的屏极和9支管脚。

  再细拆,如图三
http://s10/mw690/001K4SAIzy74u6SVU3n09&690
拆去上云母片,就可以看到两个放大单元的内部结构了,再把其中一只屏极卸去,可以看见里面的栅极和阴极。阴极是一根圆管,里面是给它加热的灯丝,外面两根圆柱绕了一圈一圈的细丝,就是控制栅极。

  这里简单介绍一下它的工作原理。当打开音箱的电源(Power)开关,电子管的灯丝通电(6.3伏),慢慢亮起来,并且发热,把热传导到阴极;打开音箱Standby开关,屏极才接通高压电(例如250伏),在这个高压电场的作用下,阴极开始发射电子,这些电子会经过栅极飞向屏极,而栅极的作用,就是控制有多少电子能飞到屏极,也就是控制屏极的电流。如下动图:
  最后来看看把所有部件拆卸下来的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