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关于用净值计算法计算收益
(2015-04-20 18:52:03)
标签:
转载 |
每年1月1号,净值归1
===============
假设你总资产N,则对应N份“基金”,每份净值1元
当天净值计算
===============
当天收盘之后,算出你的总市值,除以当前份数,就是“基金”净值。
当天净值和历史净值比较,就可得出月收益率,年收益率
资金存取
===============
存入资金等于申购“基金”,取出资金等于赎回“基金”
比如当前“基金”份额为N,净值为M,现存入P元,则份额变成:N + (P / M)
对应取出P元,则份额变成:N - (P / M)
存钱为正,取钱为付,未存取为0
另外对于自己操作自己的资金,可以略微修改一下:
比如当前“基金”份额为N,T-1日净值为M,现存入P元,则份额变成:N + (P / M)
对应取出P元,则份额变成:N - (P / M)
取T-1日的净值M ,来进行计算。
转白菜投资
如何用净值法来管理投资帐户
把你的自选股帐户看作一家基金,起个名字叫联合基金吧.
如果不用净值计算法,当出现存取款的时候,就会出现收益率失真.
比如,投资5万元,赚2万元,盈利40%.
这时联合帐户的某股东不玩了,退股,要取出30000元.
取钱后,
实际投资=原始投资-退股款
实际投资=5万-3万
实际投资=2万元
新的盈利率=利润2万/本金2万=100%
实际上盈利率当然没有这么高.
反之,有新股东中途加入存了款,也会出现另一种失真的情况,就是收益率忽然变小.
现在我们采用净值法来计算.
我们以11月13日作为起始基准日,这天沪深300指数收市是3518.7点,
现在按1000:1的比值,折算成你管理的这个联合基金的净值3.5187元.
也就是说,联合基金净值的3.5187元,就对应沪深300指数3518.7点,以方便将来作业绩比较.
当然,因为你管理的时候会设定一个仓位(持股比例),
再加上即使满仓时,也总会有些资金不足买1手的情况,所以,不存在绝对满仓的.
这样就要设定一个比较标准,比如,你若是满仓运作的,那么可以设定为:
业绩比较标准=95%沪深300指数+5%一年期存款利率
现在把你管理的帐户的总市值除以3.5187元这个净值数,就知道这个联合基金的总份额数了(也可以叫做总规模).
若是多个朋友联合炒股的,还要把各个朋友在11月13日这天的市值除以联合基金净值3.5187元,
这样就知道各人有多少份额了,一般精确到1份,也可以精确到0.1份.
不足1份或0.1份的余额记入基金资产,这部分资产也是在帐户内运作的.
以后帐户增值了,这部分资产也会增值,在下次计算基金的最新净值时,会归入到新净值里去,当然减值时也一样,所以是没有影响的.
以后,随着股市的涨或跌,帐户的总市值会变化,把新的总市值除以总规模(总份额),就得到新的净值.
各个朋友(你的客户,也包括你本人)以各自的份额数乘以新净值数,就是各人新的市值了.
以后,哪个要存入或取出资金,就相当于在新净值的基础上申购或赎回本基金.
把申赎资金除以新的净值,就知道要申赎的份额数了.
在没有申赎的情况下:
新净值=新总值/基金规模
在有申赎的情况下:
新净值=(新总值-申赎金额)/原基金规模 (注:申购时金额为正,赎回时金额为负)
比如,有个朋友(或你本人)要增加投资,这笔投资是按当天的收市净值来计算申赎份额的.
所以,减去这笔申购资金后,剩下的才是原来的资金,原来的资金相对上一天的市值变化才是你这个帐户的实际涨跌.
申赎后,
新规模=原规模+申赎份额 (申购为正,赎回为负)
申购赎回费与管理费是管理基金的收入,有两种计算方式.
一种是利润分成方式,例如按利润的10%提取佣金(没有利润甚至亏损时当然没有佣金).私募基金常用这种计提方法.
比如这个帐户增值20%,
新净值=3.5187元*(1+20%)
新净值=4.2224元
这时,你的朋友投入10万元,现在就是12万,盈利2万,佣金就是2000元.那么计算时,就是在他那里赎回2000元,你这里是申购2000元
申赎份额=申赎金额2000元/新净值4.2224元
申赎份额=474份 (精确到1份)
或
申赎份额=473.7份 (精确到0.1份)
这样,在结算日,在他的份额数上减去474份或473.7份,你的份额数上加上474份或473.7份就可以了,资金可以不取出来,继续运作.
另一种是提规模计提法,公募公式常用这种计提方法.当然,不管是公募基金还是私募基金,只要是指数型基金就只能采用这种计提方法.
因为指数型基金的盈亏只与指数有关,与基金经理的能力无关,所以跌不是基金经理的错,所以,跌时也要提取管理费.
否则在跌市里,指数型基金又不能空仓躲避,不让提管理费,基金经理不是要饿死,谁还愿意管理指数型基金.
按规模提取管费的话,公募基金一般是年费1.225%,提取时是每日按规模计提0.005%(年费率1.225%/245个交易日,也有的基金不是按交易日,而是按自然天数来计提的----周末不交易基金经理也要吃饭呀.)
私募基金以主动型为多,但也有指数型的基金,因为规模小,管理费率当然就高,管理年费一般2.45%以上(每日计提0.01%).
私募基金的管理费一般比公募基金要高,是否值得参与就看那个私募基金的表现是否足够好了.
比如白菜FOF,白菜深B,白菜沪B,白菜A100的表现就远胜所有的公募基金(因为它们是按<白菜投资学>里的数理量化投资原理来设立的)
以管理年费2.45%(每日计提0.01%)为例,
计提金额=帐户总市值*0.01%
当然,这钱也是不提取出来的.以新增份额的形式存在.
新净值=(帐户总市值-计提金额)/原规模 (即原份额数)
新增份额=计提金额/新净值
新的总规模(新的总份额数)=原规模+新增份额
管理者(你自己)的份额=管理者(你自己)原有的份额+新增份额
白菜自己为自己管理的白菜深B基(增强指数型),也是按这方法计提的.
毕竟这个管理费是劳动收入,剔除后才是真正的资本收益.
正如工厂等企业要剔除了工人的工资后才能算利润一样.
劳动收入与资本收入不能搞混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