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的方式会引领时代
(2010-04-28 11:09:31)
标签:
白丁思考方式阶层终点线引领 |
分类: 创造规则 |
时代总是行云流水般的变迁,没有什么可以阻挡它快速前进的步伐,更像是一种潮流,正当你开始享受这一刻时,其实这一刻已经被牵无声息的淘汰了,视乎我们总是跟不上它的节奏。时代的变迁是盲目的,它从来没有一个固定的方向,像一场革命一样,胜负从来是一个不定数。但是总会有一些草莽英雄他们总是引领着这个时代的革命,不顺应规则的在这片轰烈的战场上应声倒下,顺应规则的自然摆弄着风骚的走位在时代的最前沿,引领着时代飞速的发展着。这就像一个植物的枝干,它总是杂乱丛生的,我们会把自己看上去不适合的剪掉,留下其中最美的部分让它在以后的时光中怡然绽放,总是让它以一种积极和进步的方面自然的发展。
可是我们多数是被时代引领的一群人,也是被时代淘汰的一群人,视乎这些人也习惯这样的指引,习惯这样的淘汰,在一片混沌和迷茫中安安稳稳,抱怨和埋怨最终是自己的妥协,被时代遗忘自己却浑然不知,这就是人与人的差距,领跑的始终在最前端被领的始终在后端,有的人仰天长笑有的人掩面哭泣,如果时代有一个终点线,那么可以笑到最后的一定是跑在前面第一个冲破终点线的那些人们。
有些人始终绞尽脑汁回想这样差距,也可以总结出许多条条框框,思考?勇气与胆量?行动力与执行力?看上去每一个都与之休戚相关,可是都经不起细致的推敲,于是每一次紧紧抓住的同时又被无情的甩在最后,几乎没有一点商量的余地。在这里面,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思想以及始终支配思想的思考方式,如果思考方式是错误的,那么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思想决定行为方式,最终我们始终努力在不正确的方向。所以是否可以用另一种眼光是看待这个世界和总结这个世界非常的重要,总结的错与对是衡量我们行动是否有效的一个标准,曾经在一位朋友的博客中看待这么一句话,从这位朋友博客里面他对自己的营销方式看,已经过了不惑之年的仁兄也算是一位成功人士,他在一篇博文中总结了一些自己的人生经验,以及自己的价值观。里面有这么一句观点:
“四十以後才明白:好朋友是应该相互欣賞,而不是相互利用。好朋友只能在同一阶层中产生,而穷人和富人,百姓与达官,草根与明星,白丁与学者則永遠也成不了真正意义上的朋友。因為不在同一阶层,便永远也不會有对方对本阶层的深刻体会与感悟。”当我第一眼看到这个总结的时候,我就开始怀疑,我只能把它认为是一个谬论而不是一个真理,所以我在下面给出这么一个评论,“朋友应该相互欣赏不应该相互利用形容朋友关系恰当不过了,而为什么朋友不能在不同的阶层产生,正是因为在内心里更多的需要相互利用而不是相互欣赏,
朋友该相互欣赏的是什么?
白丁与学者,学者是学术优秀思想能够影响社会的人,学者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才能为社会做贡献造福于人民,学者为的是什么,为的是社会少些白丁,如果要站在欣赏的立场,或许学者更应该欣赏白丁多一点,才能真正的理解自己的研究方向是什么,如果白丁和学者不能做朋友显然是没有站在欣赏的立场考虑。
如果非得有本阶层深刻体会和感悟才能谈到一起的话,那自然是多了一点沟通少了一点欣赏。”所以说,如果他的前半句是论点的话,那么后面的结论应该是完全相反的,进而可以说他的这个观点我们不可取。
可能他经历过风风雨雨,他认识到这个社会种种现实,他知道怎么圆滑世故,他知道不同阶层由于价值不对等不可能成为真正的朋友,可是写出这样的结论,就是对相信他的人一种误导,如果我们仍然以这样一种态度去看待问题或者思考问题,那么自己最终走向的是一道已经被人踩平的道路,然后这条道路毫无疑问是条平庸的道路,或许有很多人说,这个有点太理想主义,现实生活中确实是不同阶层很少会有真正的朋友,所以我才说极大部分人永远被人操控着指引着。在绝代双骄中,燕南天大侠死时的那个场景一定被许多人遗忘了,记住,他死的姿势是站立的:在一个深邃幽暗的森林里,宝剑倒立在地上,手托刀柄双眼微闭,屹立在从树的缝隙传出的一丝阳光下,面带微笑的死去了,这就是一种英雄的姿态,在险恶的江湖中,他仍然以自己的方式,了无牵挂的闭目而去,所以他做正确的事不是为别人而做的,而是为自己认为正确的原则去做的,那么决定他这样做的一定是他与众不同的思考方式。
鲁迅说过世界上本来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可是不曾提及开辟这条道路的第一人是谁,他一定是个有计划的有预谋勇士,他知道自己该往哪里走,他知道从这里就是达到目的地最可取的方式。从现在开始换一种思考方式,换一种眼光去看待问题,这样,即使做不到引领时代也不会被时代所遗忘,因为当你用这样一种积极的思考方式去看待问题,进而转换你的行为方式,那么你注定是走的一条不一样的道路,当你发现了另一块儿新大陆的时候,自然是引领着别人前进,当你闭上眼,整个世界都是你的。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