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为何把朋友称作“垫脚石”? 作者 秦玉龙(转载)

标签:
挚友诤友益友损友垫脚石杂谈 |
分类: 天髓爻卦占卜探讨篇 |
http://blogfile.ifeng.com/uploadfiles/theme/images/common/blog_bt_st.gif作者 秦玉龙(转载)" TITLE="中国人为何把朋友称作“垫脚石”? 作者 秦玉龙(转载)" /> 中国人为何把朋友称作“垫脚石”?
作者 秦玉龙 (转载)
2011-06-22 12:49:39
归档在 半瓶子专栏 | 浏览
1247 次 | 评论 1
条
中国人为何把朋友称作“垫脚石”?
秦玉龙/文
垫脚石,原指过河或泥泞沼泽时用来踏脚的石头,常比喻借以向上爬的人或事物。如王朔《你不是一个俗人》:“总要有人作出牺牲,总要有人成为别人的垫脚石。”所以,在职场、官场、生意场里混迹的中国人,潜意识中总是把朋友当作“垫脚石”,想借着这个朋友的势向上爬或利用这个朋友达到自己的目的,实现自己的利益。
老秦儿时有一个很要好的伙伴加朋友,我们俩一起上学,一起放羊,一起偷别人家园子里的酸苹果。由于个矮,够不到枝头的苹果,每次偷苹果时,他都会做我的“垫脚石”,我踩在他瘦弱的肩膀上摘苹果……我们关系很铁,直到15岁时双双辍学外出打工才分开。他去了河北,我去了西安,从此失去了联系。后来,听说他在河北招亲入赘,当了上门女婿,日子过得不错。几十年过去了,去年,他携妻带子回老家探亲,我们不期而遇。遗憾的是,我竟然想不起他的名字了,拍着脑门想了半天也没叫出来他的名字,当时的情形很是尴尬。他也看出来我忘记了他,一脸的失望,俩人站在路边闲扯了几句就分手了。看着他离去的背影,我突然热泪盈眶。是啊!在人生的不同阶段,我们都会遇到很要好很亲密的朋友,可随着时间的变迁,距离、环境的改变,彼此之间或无意或有意的慢慢疏远,使得我们忘记了很多人,很多事。俗话说:有了新朋友不忘老朋友!可是,又有几个人还记得当年的老朋友呢?
我很自责,之所以把儿时的发小忘记得一干二净,不是我健忘,而是发小已失去了做“垫脚石”的价值,我们之间已经不能再“相互利用”了,因而也就淡忘了。
朋友,《汉语词典》解释为:除情人或亲属之外彼此有交情的人。也指恋爱的对象:谈朋友。朋友以交情深浅而论,称谓也不同。如志同道合的朋友叫挚友;坦诚相见,直言相劝的朋友叫诤友;对自己有帮助的朋友叫益友;在网上结识的朋友叫网友;关系亲密的朋友叫密友;不为对方着想(负责)的朋友叫损友。
不管是什么称谓,总归有一点,朋友是两个平等者之间的无私交往,它与地位无关,财富无关,身份无关,文化素养无关。然而,现实生活当中,又有几个人交朋友不在乎地位、财富、身份、文化素养的呢?
前日,老秦和一哥们谝闲传,他说,“我最近跟一个几十年交情的老朋友为一点小事闹翻了,我俩以前可好了,现在见面连话都不说。”他认为,“翻了就翻了,这世上人多了,谁在乎谁啊!”其实,我知道他口是心非,心里放不下才这么说的。“我们以前关系真的很好,他帮过我好多忙,我也帮过他好多忙,不知道咋弄的说翻脸就翻脸了……”朋友的自言自语中略带一丝惆怅和伤感。
要说起来,人和人之间的关系确实很复杂,再好的朋友都会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如此这般的借口,各怀心眼,各打算盘。一旦发现对方的行为、做派有可能危及自身利益,就会立马翻脸,相互指责,互揭对方老底。一夜之间,“最好的朋友”成了“最坏的敌人”。等到冷静下来了,再想重归于好就不那么容易了。用一句大家常说的话就是:他(她)伤我心了,我不会再理他(她)了!
依老秦看来,这人吃五谷杂粮,百人百性,少不了舌头碰牙齿,牙齿咬舌头。朋友之间闹点矛盾,发生点争执、误会,这都很正常。不管是两口子、好朋友、同事搭档,也会经常“拉点是非”、“说些伤人话”,关键是看你如何对待。比如说:你认为自己现在事业有成了,就不理当年跟你一起“和尿泥”的伙伴了,可你敢保证晚上做梦不会梦见你俩小时候一块去掏鸟窝、偷苹果吗?再比如,你社会地位提高了,认为某某人现在对你来说没有“利用价值”了,你们就翻脸或者不来往了。然而,你不要忘记了,世事变化无常,人有旦夕祸福,假如某一天你“倒霉”了,很有可能第一个登门来宽慰你的就是那个被你“遗弃”的朋友……
当今社会,人和人发生“关系”的主因是“利益”。好多人都把朋友或者亲人、同事当作“垫脚石”,感觉自己向上有点吃力了,就搬来用用。用完了,又害怕对方知道自个“底细”太多或者给自个“添麻烦”,就找个理由把这个“垫脚石”一脚蹬了。也许你可以用“交虎吃肉,交狗吃屎”的理论来为你的“背叛”朋友辩解。也许你不在乎你们曾经的友谊,可你不知不觉中发现,少了那个知根知底的朋友,你的生命中从此少了一份真切的牵挂和酣畅的表达。或许,生活中喝酒、打麻将、谝干传的所谓“朋友”很多很多,但“掏心掏肺,知冷知热”的朋友可只有一半个。
说到底,这个世界上,谁也不可能离开别人一个人生活,谁也不敢说自己可以一手擎天。还是老人们常说的那句话:多个朋友多条路!
易界榕树仙 注:百善不如一恶,百恶不如一善!交友为宜度尔,适度互益距离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