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教学 |
音的高低与《闪烁的小星星》一课教材解读
这一课的目标是:
1、能准确做手势模唱《闪烁的小星星》的旋律,用自然优美的声音边唱边表演《闪烁的小星星》。
2、通过聆听、律动、模唱、参与表演等方法感受音的高低,体会不同速度给歌曲带来的不同情绪,初步探索歌曲轮唱形式。
3、感受夜的静和美好,培养积极乐观、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重难点是:
重点:用自然、优美的声音,有表情的演唱全曲,体会歌曲表达的意境;感受音的高低。
难点:感受音的高低,初步探索歌曲轮唱形式。
首先,按照教材的设计来看,学生在之前已经初步体验“音的强弱”、“音的长短”和“音的快慢”,本课要完成体验“音的高低”这一知识与技能目标。因此,本课的预想是学生已经完成了前者的学习。本课我将先通过让学生听辨两个不同音高的杯子,引出对生活中的高音、低音的分辨,再创设神秘夜空,塑造不同音高的星星形象,辅之以柯尔文手势,引出对“do ,re,mi,fa,sol,la”的听辨、模唱,再通过闯关游戏进一步巩固对音高低的听辨。
其次就是对于歌曲的学习。这是一首耳熟能详、曲调流畅、轻快从容的法国民歌。歌曲是由结构规整的四个小乐句加一个重复前两个乐句的结束句组成的一段体结构歌曲,全曲音域只有六度,旋律中只使用了四分音符与二分音符,并且多处重复,对于学生学习应该不成问题。但这首歌学生大多数在幼儿园已经学过,且对旋律非常熟悉,学生容易乱唱、喊唱,对歌曲学习容易粗糙对待,不注意音准和歌曲美的意境。因此,一开始我就利用夜晚星空图片、语言引导等将学生带入到夜晚的意境中,使学生在学唱、表现都不脱离静静的、美妙的夜晚情境。
最后,本课为丰富充实教学内容,将对教材内容进行进一步的扩充、编创,分别为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加动作表演、轮唱学习、与欣赏莫扎特《小星星变奏曲》。其中轮唱学习初步培养学生的多声部听觉能力,为合唱学习打下一点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