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拉起手》教案及反思
(2012-02-26 19:11:04)
标签:
杂谈 |
分类: 教学 |
《拉起手》
第1
教学内容:《拉起手》 |
|
教学目标: 1、用热情、欢快、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2、从演唱活动中,感受与体验青春的气息。 3、感受切分节奏带来的动感。 |
|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用欢快的情绪准确演唱歌曲 难点:理解歌曲元素:情绪、织体结构、节奏运用 |
|
教材解读: |
|
学情分析: |
|
学生学练过程 |
组织引导过程 |
听录音范唱,初步感受旋律。 生回答 再听范唱,跟音乐打拍子,感受歌曲的情绪。 生分析,回答 生听辨 回答出不同的情绪,讨论在哪里感受到 不一样的情绪 生练习切分节奏的念法,感受切分节奏型的时值长短。 生从音乐书上圈出切分节奏 聆听,默唱第一乐段 生跟琴演唱,唱出切分节奏感觉 练习,完整演唱第一乐段 生找出两处切分节奏型 练习演唱 完整演唱第二乐段 尝试演唱前两乐句乐谱 个别学生上台演唱 |
一、引导初步体验歌曲 播放歌曲范唱 问题:歌曲的情绪?拍号? 二、深入体验 再次播放歌曲 问题:歌曲可以分为几个部分(乐段)? 师进行提示 师:同学们觉得这首歌曲非常活泼、热情,那么这样的情绪是从哪里体验出来的呢?老师来将第一部分用两种方法演唱,你听一听,两种不同的唱法有什么不同的效果?为什么? 师一次用上切分节奏,另一次用平稳均衡的八分节奏 师引导学生从节奏上思考 知识点:切分音/切分节奏的运用, 切分节奏起一个动荡的,不稳定的效果,在歌曲中使歌曲更加热情。 要求学生在音乐书上圈出切分节奏的地方。再进行练习 三、歌曲学唱 1、播放范唱第一乐段,要求感受各句的音高走向,并默唱 师弹琴, 师具体指导各句,包括音准,音色方面 2、第二乐段 师范唱, 师指导 3、完整演唱歌曲 4、指导演唱前两乐句乐谱 四、表演展示 |
练习设计: 圈出歌曲中包含切分节奏部分;念、拍打节奏,感受节奏 |
|
课后反思: 六(1):现在上音乐课,感觉比以往更加从容。更加清醒地认识到所上的内容。一开始课堂引导学生集中在了切分节奏上,通过对比、练习,体验这个节奏型对歌曲情绪产生的作用。学生精神比较集中,兴趣也较高,让我原来对怕上不好这个知识点的这种担心消除了。 但是下半节,学生的表演和检查学习效果的组织方面还没有太多的想法,方式很单一,必须要努力积极突破这个困境。 六(2):掌握不太好,对音量、音色方面的要求,部分学生总是不按你的要求去做。总有捣乱的学生,如何让这个学生改变学习的态度,走向我上课的轨道来?也许这里边除了自己对堂课的设计不够吸引学生以外,最重要的是还没能与学生建立起良好的交往关系,学生不喜爱你的学科,不喜爱你。 本学期终于可以多关注一下六年级学生了,希望能让所有我教的孩子喜欢上我的学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