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节后大盘有望震荡盘升

(2014-06-01 09:17:46)
标签:

财经股票

大势研判

机构动向

先河论市

财经

分类: 大势研判

节后大盘有望震荡盘升

 

 

 

    本周上证指数在20日均线——77日均线之间窄幅震荡。成交依然低迷,虽有盘中热点凸显,但整体赚钱效应不强,资金介入并不积极。

    大盘前半周沪指依托10日均线小幅上行,后半周又受77日均线压制的影响而出现回落。

    从本周市场表现看,深市明显强于沪市,其中,沪指周线连涨三周,本周十字星,但微涨0.23%,尽管只是微涨,但其重心已有上移迹象,这给市场带来了信心。从国内外情况看,A股六月有望迎来不错的开端。

 

    本周沪深股市呈现弱市反弹的格局。由于市场资金面较紧,市场观望气氛浓厚,尽管大盘还有进一步弱市反弹可能,但上档压力较大,反弹高度有限。预计后市大盘维持弱市区间震荡的概率较大,以等待消息面的明朗。

 

    近日大盘反复震荡,5月26日至30日上证指数在2029点至2057点之间窄幅震荡,走势不温不火,热点轮番启动。

    从近日盘面观察,主要有以下特征:

    第一、上证指数围绕60日均线上下波动,深成指前两个交易日在60日均线之下运行,后三个交易日在60日均线之上运行;

    第二、近日以中国软件为代表的软件股连续飙升,新疆板块全线上涨,军工股、医药股轮番登台亮相;

    第三、近日量能逐渐放大,5月29日沪深股市的成交金额接近1800亿元。

    短线大盘走势比较平稳,热点轮番表现,量能温和放大,这可能意味着市场将逐步反弹。

 

    目前短线市场缺乏变量因素,弱势盘局难有改观。

    随着新股发行重启进入倒计时,市场正在静待“靴子落地”。因此,从短期来看,市场环境缺乏想象空间。

    市场多空双方仍将维持在胶着状态。因此,目前短线思维仍是市场主流,投资者在投资上还是要注意控制仓位,快进快出,然后随着量能的变化决定仓位。

    在操作上应谨守观望策略,在防守中寻找机会,谨慎追涨。耐心等待市场放量突破后的交易机会。

 

    外力才能打破平衡,上下皆需量能释放。

    目前大盘进入反复试探、矛盾和希望纠结的筑底阶段,向下已不必悲观,向上还缺乏持续动力,可能有较长时间维持区间振荡格局,上方2050——2100点阻力较大。

    短线将面临选择,但方向则由外部力量(即消息面)来决定,若消息面继续平淡,则大盘将继续横盘震荡整理,上有2060点附近压力,下有2000点附近支撑,中轴在2030点附近,上下突破皆需量能的有效释放。

    后市指数的有效突破2061还需要量能进一步配合。权重股能否稳定重心,量能是否放大是行情深化的关键因素。

 

    创业板指数目前处于上涨放量、下跌缩量的良性状态,短期趋势已经盘出下降通道,短线反弹仍然值得期待,5月26日形成的缺口支撑值得重点关注。

    创业板周五在先河提到的1300止跌反弹,中期仍可看高一线1365——1380左右。

    创业板短线压力1330,1345,1353左右,支撑1300,1293左右。回调震荡就是低吸机会。

 

 

    技术分析:

    技术面上,本周沪市大盘收出一小阳十字星,小涨0.23%,而前一周上涨0.40%,呈现震荡整理走势,显示大盘方向不明,但周KDJ、MACD等已开始底背离,显示中线趋势有继续转好的迹象。

    日K线上,5日均线继续上行,10日、20日均线开始掉头向上,并对大盘构成一定支撑。但60日均线对大盘形成较大的压力。

    摆动指标显示,大盘在中势区横盘,多空双方力量处于均衡态势,中期走向有待抉择。布林线上,股指收至中轨之上,线口极度收敛后趋于平缓,呈现震荡盘整静待突破的形态。

 

    2000点是投资者难得遇到的历史大底。

    从技术走势上分析,无论是日线还是周线,都清晰地呈现出三重底的形态,托住了2000点。

    目前大盘在各中短线期均线之间窄幅震荡,后市有选择突破方向的要求。

    端午节后市场将进入6月份和下半年,预计经济企稳小幅回升概率较大,随着IPO利空“靴子”的落地,大盘下半年走势有可能会比上半年表现要好一些,投资机会或将更多。

 

    三大事件影响六月行情

    目前市场对于六月行情多数比较谨慎。特别是面临IPO重启、中报预期开始以及钱荒效应是否再现三大不确定事件的困扰。

 

    三因素推动预期改善:

    1、政策方面,微刺激继续加码,货币宽松预期升温。

    【政策定调】国务院:加大定向降准力度 降低部分银行准备金率。

    加大“定向降准”措施力度,对“三农”、小微企业等符合结构调整需要、能够满足市场需求的实体经济贷款达到一定比例的银行业金融机构适当降低准备金率。

    证监会放缓IPO发审节奏、实施“预期管理”也意在护航低迷的A股。

    护航A股,定向降准措施力度加大,IPO发审节奏放缓。

    2、经济方面,数据的阶段性改善或对市场构成正面支撑。

    3、6月新股发行上市也将加速做空力量衰竭。

    从历史走势来看,尽管在新股上市之前A股表现较为低迷,但新股上市之时却很可能成为大盘反弹窗口。

    鉴于6月份新股可能发行上市,届时市场有望先破后立,探底回升。

    6月A股很可能步入调整尾声,预期改善和利空出清或加速市场“绝处逢生”。

 

    反弹行情尚未结束

    展望下周,六月行情有望在市场信心回暖中展开。

    首先,宏观经济方面,5月汇丰制造业PMI大幅回升,创5个月新高,显示出制造业微弱的企稳迹象。

    5月份汇丰PMI预览值超出预期,预计6月1日公布的制造业PMI数据也不会太差;

    其次,从政策面来看,当前行业与区域政策频出,管理层暖风频吹其次,4、5月份的政策微刺激预计在下半年逐渐显效;

    再次,IPO重启在六月份“靴子落地”,由此给投资者带来的心理负面影响有望减少;

    最后,从资金面看,由于去年6月份的“钱荒”对市场冲击较大,因此今年再次上演去年6月份的“钱荒”一幕的概率极低。整体来看,六月初市场大环境偏暖,有利于股指继续上行。为此,先河判断下周行情主线仍将以超跌股和题材股为主,目前反弹行情尚未结束。

 

    既然“五未穷”, “六绝”是否兑现,目前有待跟变,谨慎小心就是,一旦冲高回落,就空仓静等“七反转”。

    5月没有穷,6月也不会绝。IPO预期前期已经消化,同时由于高层的表态,去年6月份出现的钱荒现象今年也不会发生,此外,半年报预期给个股带来机会。

    先河认为:市场底或已探明。节后,一旦成交量释放出了,继续上涨是大概率事件。

    由于政策对市场充分呵护,随着IPO正式重启,市场悲观情绪释放可能已接近尾声。6月市场将会选择方向,大盘和个股都会有惊喜。

 

    下周震荡区间2030——2090左右,支撑2030、2020左右,压力2061、2073、2081左右。周五退到2030左右的支撑,缩量是低吸机会,2016的支撑不能跌破。6月9日是时间窗口。

 

    由先河独创的KD对比研判,预知后市的方法。盘中或突破2061左右的压力。暂时还不能突破2146点前高。预计2072——2081的阻力较大。第一阻力位2081点。然后是2100关口左右,第二阻力位2124点左右。

    布林线上轨和2260——1974黄金线的0.382位置2083,所以2081左右是重要压力位。

 

    六月四大板块孕育新机会:

    一些具有中期交易机会的热点逐步抬头,按照市场活跃度预期,以大消费题材、国企改革、信息安全和创业板等4大板块概念将有望成为贯穿6月行情的主线热点。

 

    世界杯概念(体育彩票、食品饮料、家电)与TMT(科技、传媒、通信)有望成为热点。选股上可以从市场偏好、位置高低、中报预期、成长潜力等多个角度挖掘。

 

 

 

    下周趋势:看多

    中线趋势:看平

    下周区间:2030——2090点

    下周热点:航天国防、软件及系统、券商股、大健康、振兴新疆、次新股、金融IC卡、苹果概念、大消费题材、国资改革、信息安全、

    下周焦点:蓝筹股能否轮番上涨、成交量、5月汇丰PMI、新股政策

 

 

 

 

    郑重声明:

    先河博文皆是个人随笔,不构成任何操作依据,据此操作风险自负!至于文章下面的留言跟贴中的 “ 黑广告 ” 与本人一概无关!

 

    先河的博文总被一些网站肆意转载或乱用,本人特此声明:允许各网站转载使用先河的文章,但必须署名:先河论市,全文刊登,否则就是侵权,一旦发现,本人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先河博弈股市,趋势操作,用实战来指导培训学习。先河独创了ABC转势战法、ABC三点定位分析法、中枢价值盈利技法、倒拔垂杨柳、山外有山战法、涨停回洗、KD对比研判,预知后市方法、开门见三法、五行定位战法等。至于一些网站、理财机构等借先河、先河论市等名义发表投资建议、进行个股推荐或理财行为,一律视为假冒伪劣,都与本人无关,请大家仔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