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年级数学课堂教学》评课稿
(2009-12-15 18:33:34)| 标签: 杂谈 | 
横河镇完小
一年级执教教师:武秋社
二年级执教教师:张虎炼
今天听了两位老教师的数学课,我认为这两节课是成功的,有待我们学习和借鉴。两位老师虽已年过五旬,但他们不服老的敬业精神,以及课堂上独特的教学风格为所有的听课教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凸显数学学习的生活化;注重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作用,通过课件演示、动手操作等方式组织教学,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同时,还注意研究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体现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的主动探究过程。从整体上看,他们都完成了教学任务,较好地体现了数学课程标准的新理念,体现了教为学服务的思想,整节课教路清晰,教态自然,课堂教学效果好。
先说武秋社老师这节课,
一、他教态活泼,语言风趣,能根据学生的认知和年龄特点,选择教法,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良好氛围,自主合作学习。在课堂上,能明显的看到老师与学生平等对话,交朋友,使学生觉得老师的课堂很轻松、自然。学生在这样和谐的学习氛围更能独立学习、合作探究、掌握知识。 一年级的学生注意力不持久,活泼好动、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根据这些特点,武老师结合教学内容,使用了多媒体教具和学生手中的教具模型,创设了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例如:在导入新课时利用猜谜语的方法很快地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复习巩固时,武老师设计了练习题,使学生巩固了整点和几点半两种表示法。
二、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探究等方法来获取知识。
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得不到发展。”武老师在这节课上,给学生充分的观察、操作、探索的时间,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发现知识、掌握知识。如在导入新课后让学生仔细观察钟表,看看会有什么发现,进而认识钟面。在认读整时时刻时,让学生探究几个钟面的共同特点,进而总结出认读的方法。武老师还设计了师说生拨,小组内拨钟表的练习,让学生在操作中学会方法,学懂知识。
不足之处:在课堂中,没有很好地利用“小明的一天”这个教学情境,如能把图意和认识时间结合起来,先让学生说说小明在干什么,这时是什么时间,这样把时间与图意有机地联系,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此时对学生渗透珍惜时间的思想教育。同时也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其次是时间的把握不够,前松后紧。
张老师的这节课,有很多闪光点值得我们学习,
一是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为淘气播放生日歌,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愉快地进入了学习状态;二是根据学生生活经验,教学中选取了学生熟知的身边的实例活动,密切了数学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联系,调动了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使学生觉得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这样就激发了学生探究问题的强烈欲望,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并延伸到课堂外,让学生继续探寻知识,感悟了新知,发展了数感,体验了成功,获取了数学活动经验,真正体现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如调查你的生日在什么季节,上自习前统计同学们看什么书等。三是练习设计新颖,注重从图表中获取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四是注重知识的拓展,通过多媒体资料让学生了解各种统计图。
前一篇:小学数学(教学随笔)
										后一篇:小小粉笔头的启示(教学日记)
					
 加载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