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深山老林|福文号【壁系2018年大勐龙阿克古树生饼来自秘境阿克人的馈赠佳品】

(2018-08-13 18:16:06)
标签:

深山老林

古树茶

春茶

福文号

壁系

分类: 深山老林私品典藏

    记得2011年春季携友人从勐海出发,途经嘎洒,再到大勐龙从大勐龙上山经过漫长的山路蛇行,穿过先锋寨,红旗寨,再进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崎岖的不时会看到各种颜色艳丽至此从未见过珍奇的鸟兽,古老的植物时间转瞬万千,但在这深山老林之中又仿佛慢了许多,许久......

    山路旁还生长着,恐龙时代的桫椤树一直曲折到山顶峰拗口出就是阿克寨了

http://s7/mw690/001K3Hf6zy7mNGTwVXUd6&690

    进入阿克寨子的时候,被眼前所见的场景深深震撼:年纪大一点的妇女穿着民族手工编织的衣物,头戴彩色麻帽,颈脖子上戴着圆形的银圈两耳皆有巨大的耳洞,用于带各种首饰挂件嘴巴和牙齿因为长期嚼食槟榔的原因,牙齿变得黝黑透亮,嘴唇则鲜红象刚出了血一般颀长干枯的手脖子上戴着银手镯,腰上系着类似傣族的基隆,腿上裹着腿布,都是赤脚行走。


http://s15/mw690/001K3Hf6zy7mNH2ZSii5e&690

    中年男女几乎都穿戴文革时代制式军绿色解放鞋及不带红星标志的解放帽,儿童身高1米3以下全都赤脚裸体,无论男女,黝黑的肤色,巨大的脑袋,亮而圆的眼睛直盯盯的看着陌生来客。

    寨子里很多的狗,高度中等,身型硕大,牙齿锋利,乌黑眼睛发亮,毛发为黄黑为主,见到陌生人没有大声狂吠,只是一路跟随。

    全寨子零星布局的房子都是茅草屋,瓦片竟然也是竹子制作的。

    那时,我们到寨子时正值黄昏,炊烟袅袅,人声稀少,静谧压抑,象一幅静止的田园风景画,只是色调略微偏冷的异域田园风景。

 http://s9/mw690/001K3Hf6zy7mNHeZPDy38&690



后面查看资料发现,这里聚居着中国最后一个未被识别的族群:阿克人。

    阿克人内部又分为“克木泐”(西双版纳土著)、克木老(老挝迁入)、克木交(越南迁入)三个群体。通称阿克人口总数,1996年900人;2000年1000人;2010年(预计)1290人。主要聚居地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景洪县其他国家也生活着阿克族人,如老挝(大约有2,000人)其中在缅甸泰国也有部分。

    在云南阿克族人,划属哈尼族,主要信仰万物有灵,崇拜鬼神而不得不让人注意的是至今,阿克族人的官方身份:未识别的民族

    去往阿克寨,幸亏有熟识的带路,寒暄过后,带路去他们的古茶林去看下,当地人表示很远,要骑摩托去,想着那也可行。骑上摩托我们就后悔了,村民骑摩托十分率性狂野,那个茶山之路根本不算是路,是经常被摩托车碾压,形成的轱辘形状平面弯曲如蛇形一般,而且一直是上坡路

    每每都是45度角甚至以上的坡度,他们毫无在意,挂档狂踩油门,坐在后面不时被颠起半空,刚开始还略矜持,用双手抓住摩托车尾座栏杆,后面就直接紧紧抱住驾驶者了,生怕被颠落下来,跌掉旁边的万丈深渊里去。

 


    惊心动魄约1个小时,走到山顶,终于到了他们的古茶地,那是他们废弃的老寨子在老寨子旁边,是一大批古茶树,约有1000棵左右,树龄有大有小,大的周长约1.2米,小的大约0.6米左右,混杂着参天大树,很是原始。村民叫我们远远的眺望,那边白色的建筑,就是缅甸。

    呆了几天,等待村民采摘制作出一部分干茶来,我们才下山。

http://s1/mw690/001K3Hf6zy7mNHsFrNeb0&690


    阿克古茶总而言之,是一种比较好的制作普洱茶青饼的原料,于是从2011年起我们几乎每年都做一些,以前做过女儿圆系列还有其他系列,今年做了福文号[壁系]2014年的壁系也是使用这里的茶制作的,反映还是不错。

http://s13/mw690/001K3Hf6zy7mNHBYlju5c&690

http://s5/mw690/001K3Hf6zy7mNHyGGzO04&690

http://s2/mw690/001K3Hf6zy7mNHz3TyN41&690

http://s5/mw690/001K3Hf6zy7mNHz8nUEe4&690

http://s13/mw690/001K3Hf6zy7mNHzbzn6dc&690

[茶品名称]:福文号[壁系]

[星宿选用]:玄武七宿之一,壁

[原料选自]:2018大勐龙阿克古树原料制作而成。

[茶品净重]:357克每饼。

[出厂日期]:2018年春。

[保 质 期]:在符合储存条件下可长期保存。

[茶品包装]:7饼一提,笋壳扎;6提一件,竹筐装。

http://s7/mw690/001K3Hf6zy7mNHKGGkC16&690

http://s5/mw690/001K3Hf6zy7mNHKECFK34&690

http://s8/mw690/001K3Hf6zy7mNHKSPpdf7&690

http://s6/mw690/001K3Hf6zy7mNHKXb0115&690

http://s11/mw690/001K3Hf6zy7mNHL501A0a&690

仔细对比品饮,有如下特点:

外形:条索肥壮,显毫,类似布朗山的古树茶,只是比布朗山古树茶的芽头更灰亮一些,可能是海拔的原因,那里海拔约1770米,比布朗山高一些。

http://s13/mw690/001K3Hf6zy7mNI1euxS0c&690

http://s9/mw690/001K3Hf6zy7mNI0VCDm18&690

http://s7/mw690/001K3Hf6zy7mNI1Hz6e86&690

http://s6/mw690/001K3Hf6zy7mNI2e7qZ15&690

http://s2/mw690/001K3Hf6zy7mNI1clH331&690

http://s3/mw690/001K3Hf6zy7mNI2mFVgb2&690

http://s6/mw690/001K3Hf6zy7mNI2cdtHe5&690

http://s2/mw690/001K3Hf6zy7mNI2kFz361&690

http://s4/mw690/001K3Hf6zy7mNI17UjN43&690

http://s14/mw690/001K3Hf6zy7mNI2rhqBbd&690

http://s1/mw690/001K3Hf6zy7mNI2ttrW30&690

口感:与布朗山的古树茶相比较,略涩,苦底比布朗山古树茶低。香气有特殊性,蜜香强烈,有一种蜂蜜加荔枝的甜韵。

http://s11/mw690/001K3Hf6zy7mNIcEGFAfa&690

http://s8/mw690/001K3Hf6zy7mNIcAjOve7&690

http://s5/mw690/001K3Hf6zy7mNIcye0cb4&690

http://s13/mw690/001K3Hf6zy7mNIcr8EQac&690

叶底:芽头灰白中带点黄红,叶底略有红张,可能是采摘地离杀青地太远,捂到了下。但是并不影响品饮,韵味比较饱满,涩底化的略慢,不像布朗山的古树茶,涩味很轻,苦味很重。

http://s8/mw690/001K3Hf6zy7mNIkssE747&690

http://s1/mw690/001K3Hf6zy7mNIkux3O80&690

http://s11/mw690/001K3Hf6zy7mNIlAXG20a&690

http://s15/mw690/001K3Hf6zy7mNIknGr47e&690

http://s8/mw690/001K3Hf6zy7mNIjZHHp37&690


|价值在于分享,分享一种有价值的喜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