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小山为什么说以茶当酒?

标签:
诗词宋诗杜小山寒夜饮茶酒茶诗茶事文化 |
分类: 文化漫谈 |
http://s12/middle/5f2c18fcha14fce2ac1ab&690
一般来说,古代农业社会家中没有酒是很少见的,尤其是有一定文化层次的诗书之家,更罕见,因为即便自己不喝酒,酒也是款待客人不可或缺的饮食。其实,在古代,酒比茶更具有高雅而丰厚的象征内蕴。与酒有关的诗词歌赋,无论在质上还是在量上都远远高于与茶有关的诗便是铁证。连于茶一道极是在行而且厚爱有加的苏东坡都说过“薄薄酒,胜茶汤”的话,清代诗人张灿更是将酒列为雅事,与琴棋书画并列,而视茶为俗物,其《手书单幅》说:书画琴棋诗酒花,当年件件不离它。而今七事都变更,柴米油盐浆醋茶。由酒而茶,生活品位陡然下降,有一种盛景不再的人生况味和悲凉之感,可见茶的地位是不能与酒相提并论的。没有茶实在微不足道,没有酒则实在说不过去。因此,排除第一种可能。
那么,是不是因为客人不胜酒力,所以舍酒取茶呢?好像也说不过去,因为如果客人不胜酒力,那么诗中大可不必提到酒,单说茶就好了,说以茶当酒反而有损饮茶的氛围与意境;再者,后句“竹炉汤沸火初红”显然说的是茶而非酒,可见主人是早有准备喝茶的。
上面两种可能均被排除,那么势必有第三种可能了。实际上,上面两种可能均已从侧面说明了为什么以茶当酒,茶又为什么能当酒。
为什么以茶当酒?很简单,酒是文人雅士之间真正的待客之道,以茶比酒,附而攀之也,显示出自身的身份与地位。但是,诗人的本意是在写茶,着重是要渲染饮茶的氛围与意境,因此一旦摆明了此次的相聚是一种文人雅士之间的促膝谈心,酒就可以放一边去了。所以后面的诗句都是在极力渲染饮茶的氛围与意境。
但是,写茶并不是最终目的。“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梅花者,苦寒之花,与茶之清苦滋味性相近,古有“梅花香自苦寒来”的诗句,梅花是傲霜斗雪的圣士,清峭高洁,因了梅花的存在,即使是寻常窗月,也别具韵味,在此,梅花似乎隐隐地道出了此次相聚的来之不易,再联系前句“竹炉汤沸火初红”所暗示出的温暖情境,主客之间互诉衷肠、娓娓而谈的融洽关系与深厚情意被鲜明地烘托出来,正是:茶亦醉人何必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