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1 翠湖一直是恋爱的好地方。
二十八年前,汪曾祺在《翠湖心影》里说,翠湖是昆明的眼睛。二十八年后,翠湖依旧是昆明的眼睛。
菜海子,是旧时昆明人对翠湖的称呼。海子,是云南方言中对有水的地方的称呼,她比一个池塘大很多,又没大理的洱海、昆明的滇池那么大。但翠湖可以容纳下昆明这座城市里的一切——
环翠湖边上的翠云楼滇菜餐厅,袁嘉谷、王九龄旧居,云南大学、云南陆军讲武堂,石屏会馆、卢汉公馆;翠湖里的海心亭茶馆、九龙池,见证昆明自来水发展历史的自来水历史博物馆,达官贵人修建的亭台楼榭,历史名人题写的楹联诗词;周日里到翠湖嬉戏玩乐、谈情说爱,唱歌跳舞、喝茶聊天,夏季来看荷花、冬日里来喂海鸥的市民……
因了这些元素和符号,翠湖成了昆明的文化地标。也因了这些,翠湖成为一代代昆明人抹不去的生活记忆,成为洞见昆明生活方式的眼睛。
“周末你家克哪点玩克?”
“翠湖玩克。给克?克么一起走。”
西山、金殿,民族村、滇池、大观楼,对于习惯了慢节奏生活的昆明人来说,这些景点还是远了点。忙碌一周的昆明人,翠湖或圆通山才是最佳的娱乐休闲之地。或单身者,或恋人情侣,或一家老小,或夕阳红。加之翠湖公园是免费的,所以通往翠湖的公交车总是挤满了人,道路上总是停满私家车或人来人往。
在翠湖边的广场上,不时有流浪歌手、街头艺人的表演。夜幕降临时,饭后出来遛狗散步、跑步健身的。从白天到黑夜,翠湖也总是热闹着的。
当然,翠湖和周边的区域,不仅仅有玩的看到,还有无数的美食。翠湖周边聚集着像袁嘉谷、王九龄这样的云南名人旧居改造成的高档餐厅,文林街上汇集着各种各样的酒吧、咖啡馆。而在翠湖西门的仓园巷,各种小吃店数不胜数,豆花米线、调糕藕粉、臭豆腐等这样的昆明小吃也是可以吃到的。
文林街、先生坡、景虹街、青云街、圆通街……一条条通往翠湖的街巷,串联着昆明人与翠湖之间的纽带,也是为翠湖注入生机的动脉。
在昆明生活多年,我也渐渐融入翠湖生活。
春季,我去翠湖看海棠花开,去看春风掠过湖面轻抚依依杨柳;夏季我去看莲花朵朵,鸭子嬉戏,或者只是躲进某家茶馆,静静翻越书本里故事;秋冬季节,我去翠湖看西伯利亚来的精灵红嘴鸥,或沿着翠湖边步入云大,爬山那九十五级石阶去看金黄的银杏,或者只是呆坐在椅子上,抬头仰望天空浮动的白云和那明净的蓝天……
▲P2 吃着棒棒糖,在母亲的怀里看红嘴鸥。

▲P3 两枚可爱的孩子。

▲P4 儿童玩乐场。

▲P5 凳子上坐着冲瞌睡。
▲P6 周末的翠湖,成为昆明人休闲放松的好去处。
▲P7 茶馆里喝杯茶,看看报纸。
▲P8 泛舟翠湖。

▲P9 翠湖里的茶馆。

▲P10 修脚的小摊。
▲P11
周六去看翠湖边帮家人征婚资料的老人。

▲P12 征婚资料登记。
▲P13 绿茵茵的翠湖。
▲P14 翠湖之翠。
▲P15 春意浓浓的翠湖。
▲P16 翠湖里的红嘴鸥。

▲P17 立冬时节,西伯利亚来的红嘴鸥成为翠湖一道美丽风景。

▲P18 蓝天下的翠湖。

▲P19
王九龄旧居-翠湖1923

▲P20
王九龄旧居外景。
▲P21 初春时节的云南大学,海棠花开。

▲P22 卢汉公馆外景。

▲P23 云南陆军讲武堂。

▲P24 石屏会馆。
▲P25 翠湖边,冬日蓝天下的陆军讲武堂。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