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街道:灵光街这片昆明老街将如何存活(图)

标签:
昆明灵光街昆明老街杂谈 |
分类: 昆明街道 |
老街,这样的概念,在政府的眼里是落败,在文化人眼中是宝贝是历史,在房屋主人的眼中是什么呢?
对于一切和“老”沾边的东西,在中国大地上已拆掉很多。昆明为数不多的老街,正义坊一片,拆掉、翻新、修葺、依旧破落,夹在城市钢筋水泥里的“怪物”。基于对老昆明的怀念与守望,关于正义坊一片的昆明老街改造,时至今日依旧是个讨论不止的话题。
但不管如何,从中国城市里的老旧民居来看,木架结构的他们注定没法像欧洲建筑那样经得起岁月的摧残。即便是在亚洲这片土地上,存活得有模有样的,还是那些石头堆砌而非木架结构的建筑,吴哥便是如此。所以,对于中国城市里的老旧民居,不是非得拆掉建起钢筋水泥的建筑,应该是翻新改造。很多历史书籍中,也经常提到某栋建筑的翻新,但数量总是有限的。普通百姓家是很少有多少钱投入去翻新自己的房屋的,这也是普通民居无法长存的一个原因。
显然,翻新改造,基于现代人的智慧,要没有任何的改变或者原模原样的,让那些沾满老主人味道的民居没任何改变,客观上决定不可能做到。如果可以,到可以在翻新改造时,将每间房屋的主人记录下来供人阅读回味。
昆明的灵光街,应该也是进行翻修的一片老街。
今年元旦的第二天(1月2日),昆明的天空让人摸不准是否有多久的阳光,我只希望不要像去年和姚美美去时一样遇到大雨便可。
不像正义坊一片的老街繁华,昆明的灵光街没有人挤人的场面,更没有多少卖珠宝玉石的店铺。卖小吃的没几家,很多都是卖廉价衣物杂活的小店。整段灵光街上,临街的一些尚可,背后的则是破败不堪。很多房屋的屋顶已经坍塌,破落的房屋里,透过蜘蛛网看进去,里面也是乱糟糟的。各种乱搭乱接的电线,和那些雨水侵蚀腐朽的房屋木料紧贴着,若是不小心,这片老街将很快化为灰烬。
之前在搜索灵光街资料时,有看到网上有挂着招商引资进行灵光街片区进行改造的信息,但不知为何到现在没有改造。或许,仅有200多米长的灵光街,投入和产出对于商人来说不划算。
同时也看到些资料,灵光街曾经有过寺庙叫灵光寺,这也是灵光街街名的来源。灵光街也曾出过名人,也是昆明花灯的发祥地。当然,旧时的灵光街也是昆明的贫民窟,所以也有着别样的热闹。下面是一段资料:
灵光街,在小东门外,清嘉庆间重建,先是寺后有池,水中常腾瑞气,里人决水掘之,得铁钟一,下覆铁铸土主,因建寺奉焉。咸丰间兵燹拆毁。后里人重修。(光绪《云南通志》)在民国年间罗养儒先生编撰的《云南掌故》中称,灵光寺建于清康熙年间。青门寺,在城东,明洪武间,黔宁王沐英,阅城于东,见其地有白光烛空(有白光腾空而起的意思),异而掘之,得金像威严,遂立刹供奉。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蜀僧本襄重修,后毁于兵。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总督王继文重修。(《云南通志》)
大红色的围墙,是昆明官方为让灵光街变得崭新一点刷上去的。
我以为是柿子树,路过的人说这是拐枣树。
这小车,应该是很多80后孩童时的梦想。
用土冲起来的墙壁,出现裂缝或塌了后,用砖重新砌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