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蓝青工程”师徒结对总结

(2013-04-24 23:11:45)
标签:

中学

蓝青工程

   注:这是学校实行“蓝青工程”后,我的“徒弟”朱孟雅老师写的一份总结材料。虽说小朱老师工作两年不到,由于起点高(华师大高材生、国家免费师范生)勤奋好学,进步非常大,今天上午在八中微格教室成功上了一节公开课,获得较高评价,下面把她的文章转载如下: 

说到师傅,这就需要从2011年9月份说起。那时, “蓝青工程”刚刚启动,当时我就选择甘正权老师为我的师傅。在进入八中之前,甘老师的大名就如雷贯耳,于我而言非常急迫想领略甘老师的风采。得益于“蓝青工程”的计划,我有幸成为甘老师的徒弟,这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来到八中的一年又六个月里,甘老师给了我很多指导。甘老师对我提供的帮助是无法用语言详尽表述的,这里我仅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我的收获。

在八中,说到甘老师,众人的第一反应就是他写的一手好文章。甘老师的文笔在八中是出了名的,这是我需要向甘老师取经的地方。在这一年半里,甘老师对我进行鼓励,他说要多写写文章记录自己平时的教学过程,以及自己的心得反思,这样能更好的促进自己的进步,也能提高自己的文字功底。不仅如此,甘老师在教学、班主任工作方面也是非常厉害的,甘老师的为人处事,经验心得,他的热情、真诚与自信,常常让我在感动之余,获得了更多的学习、工作动力。

大家都知道师徒结队的一种基本活动形式就是互相听课评课。互相听课、评课是师徒结对的一种基本活动形式,这也成为了向师傅学习的过程中最为直接的一种方式。我感到师徒结对就像一条无形的纽带联结在我与师傅之间,使我们在有意无意之中增加了交流和相互学习的机会,从而得到提高。 更督促我不断警惕我的教学实践的还是任老师不定期的随堂听课,虽然让我有些措手不及,但却自然而毫无隐藏的暴露了我的缺陷,事后总能让我从不同的角度重新审视我的教学,从而督促我不断的改进,也就是在这样不断的危机中磨练了我的从容,终于顺利的完成了这个学期的教学任务。 

就我个人而言,有人听课势必比没人听课时的兴奋程度要高很多,讲课也就更加有激情,对孩子的感染力就更大。 因为要向师傅阐述备课的构思,所以备课时会特别注意以终为始,就是特别注意围绕授课目标安排教学活动,而不是为了讲内容而讲课。从而使自己的备课水平有了提高。师傅给我评课时,会反馈出很多我自己没有意识到的优点和缺点。比如对某个教具或场地的使用,我可能从教师的角度觉得该用,但并不知效果会怎样,但师傅可以从听讲人的角度体会到,评课时就会反馈给我,从而起到了肯定或否定的效果,让我以后可以有意识地进行调整。我听师傅的课也会有很大收获。最大的特点就是教学有序,特别清晰。老教师的课给人的感觉从容不迫,课堂气氛也很好!真正的做到了让学生在快乐的学习氛围中锻炼,将体育教学与情感教育结合在一起。师傅在给我评课时,不仅在理论上进行指导,更是在具体的课中与我反复研讨,每一个环节,甚至每一句评价语言等都悉心琢磨,使我明白课堂上应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语文课堂教学要求,努力进行教学研究,力争把多个教学目标进行有机整合,努力达到课堂教学的优化。比如:在对某个教学环节的处理上,我可能从教师的角度觉得这样处理比较得当,但又不知其效果会如何,而我的师傅在听课时是可以从听者的角度来体会学生的反应情况和所取得的效果。这种感受老师会在评课时及时地反馈给我,从而起到了肯定或否定的作用,让我以后可以有意识地进行调整。 

大家都有体会,认真准备一节轮流课和大家听课评课的过程会给讲课人带来很大收获,那么师徒之间的听评课就好比堂堂都是公开课,必定会带来更大收获。我感到师徒结对象一条无形的纽带联结在师徒之间,使他们在有意无意之中增加了交流和相互学习的机会,从而得到提高。

学校组织的“师徒结对”活动,使我受益匪浅,我感谢学校为我提供了这样的机会。作为青年教师的我,更深知自己的责任重大,只有虚心的向师傅学习,才能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质。对于一名一线的老师来说,既是一种机遇又是一种挑战,要让学生有一碗水,老师就一定要成为一条奔流不止的小溪,因而,只有虚心的向师傅学习,不断的提高自身的从师素质,就能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 

总之,这一年半来,我向甘老师学到了很多东西。我也将不断学习,不断提高,向更高的目标迈进,向专业型教师发展,这是我的又一目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