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和西方高等教育的差异

(2012-02-28 07:50:44)
标签:

教育

中外高等教育

杂谈

                                          务实还是务虚?

                                                 ——浅谈中外高等教育的差异

     昨天下午,我和一朋友谈心两小时。他前些年到美国留学,后到加拿大定居,如今又返乡办教育,特向我征求一些意见。交谈中印象最深的莫过于他跟我谈起国外高等教育的模式等,我们国家与之相比真有天壤之别。

     首先要从高中教育谈起。我国的高中教育异常发达,而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步履艰难,绝大部分尤其是成绩优异的学生都上高中、考大学,整天“皓首穷经”背书、做题,应付各类考试;就算有一部分学生上了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也是初中学习成绩或行为差、上高中无望的学生,这样使得职业类的学校乃至整个职业教育恶性发展,社会印象极差。而美国的职业与技术教育是一个庞大的产业。数千所综合高中、职业与技术高中、地区性职业中心、社区学院都进行职业技术教育。每位高中生选修至少一门职业技术教育课程,四分之一的高中生会在某一个领域选修三门或三门以上的课程。三分之一的大学生学习职业技术教育课程,多达4000万成人参加中学后短期的职业培训。除了为高中毕业生参加工作做准备外,其职业技术教育课程越来越强调严格的学术内容标准和要求,并开设一系列课程,向学生颁发工业界承认的证书或证明、或副学士学位、学士学位。

    再谈谈高等教育。我国自1998年高校扩招以来,大学的规模和大学生的数量呈几何倍数增长,如今已达数千万人的规模,上大学已不是一件难事,但接踵而来的是找工作难、就业难。虽然国家通过不断扩大研究生、博士生的招生规模、设立特岗教师、大学生村官等举措,但面对庞大的就业大军而言,可谓杯水车薪,无济于事。但放眼社会,一边是大学生就业难,另一边是工厂、企业招工(技工)难,问题在哪?主要是我们大学的培养模式出了问题,重知识轻实践,重知识轻理解和创新。结果培养出来的学生多眼高手低,动手能力差等。而美国的高等教育事业也很比较发达,规模和种类庞大复杂。全国有三千多所高等学院,教师八十多万人,在校学生达两千多万人,外国学生近三十万。但它教育模式上注重使学生获得新知识,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独创精神。这种教育不是鼓励学生死记硬背,而是鼓励学生对已被普遍接受的观念提出异议,对所学的东西进行综合分析,解决新的不熟悉的问题,因此,美国的孩子动手操作能力普遍高,且能很快适应各类工作环境。

    第三继续教育问题。我们国家实行统一的入学考试,严进严出。有时高考总分相差一分都有本质区别,甚至永远被自己理想的学校拒之门外。国外的大学实行宽进严出,且无年龄限制,而且国家给予失业者再上学丰厚的补助。例如,一位华尔街金融高管,当遇到金融风暴公司裁员或减薪时,他们第一时间考虑的是再上学的问题,因为此时国家会为他们支付学费和一定的生活补助。还有许多人,一旦失业,他们首先社区学校,美国的社区大学为学生提供普通大学课程教育,入学门槛低,学费低廉。这些社区学院办得非常成熟,普及率也最高,它已经和中小学以及大学教育并称为美国的三大教育系统。

     第四教育管理问题。我们国家条块管理不分明,行政机构对学校干预多,政府行为明显,学校管理者或办学者很少有自主管理权,例如想新设一个专业招生,需要各级机构层层审批。美国大部分高校实行董事会制度,由董事会负责除教学和科研以外的所有问题,尤其是负责筹措办学经费,使校长可以心无旁鹜地规划教学计划。学校还可以私人公司那样进行运营,如用高薪去别的学校挖人,开办新的学科,这种方式提高了教育质量,培养出大量高素质的学生。
    总之,昨天下午的交谈,让我大开眼界,获益匪浅。既然我们国家(高等)教育与社会实际相脱节,那么是不是需要我们尤其是教育管理者好好反思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