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看新红楼
(2010-09-15 20:02:36)
标签:
杂谈 |
分类: 闲敲棋子落灯花 |
新版红楼在一片声势浩大浓墨重彩的渲染之下,千呼万唤羞羞答答地终于跟观众见面了。几大卫视同步开播。且不说四大名著的改版翻拍业已引来不断争议,仅是〈红楼梦〉三个字,就已经让世人热议了几百年了。李少红的翻拍,注定是在风口浪尖,将自己置身于“是非之地”,非议和争论,几乎是无可避免。
其实我一直认为,无论拍成什么样,〈红楼梦〉必定会再热一把,所有参与进来的人,也都可以火一把。
鉴于新版〈西游记〉和〈三国〉的乏善可陈,惨不忍睹,骂声四起,红楼新播时,我已经不抱任何过高期待。87版的〈红楼梦〉在人物塑造上堪称经典,无数曲子也成绝唱。我几乎有冷眼看经典是如何被糟蹋的心态。
初看了几集,倒并没有倒尽味口。很多朋友都说无法忍受诡异的背景音乐,也受不了像解说词一样的旁白。我却是渐渐地看了下去,也静心感受新版红楼呈现给我们的别样滋味。
李少红其实是费了很多心血和功夫的。或者说,没有谁可以举重若轻的去翻拍红楼。大观园里绮丽的生活画面,钟鸣鼎食之家的奢华富贵,才子佳人的诗书风流,都有了全景似的展现。其中的考究和钻研,比那十二个美人的选拔,要难得多。
《红楼梦》我读过六七遍,且都是普通读本,连脂评本都没看过,于是算不上什么红楼迷或是爱好者。我读书的时候,无数次想像过宝玉的玉是什么样子的,大观园是如何的景观,包括潇湘馆里的碧纱橱,宝玉下雨穿的是怎样的衣裳,她们如何限韵写诗,酒桌上鸳鸯是如何行的酒令,薛蟠如何唱的“一个蚊子哼哼哼”,聚会时到底是怎样的场面……可幸的是,在新版红楼里,皆有呈现,可以说是面面俱到。我饶有兴趣地看着他们用的是何样的桌椅,用什么样的餐具,见识了刘姥姥拿过的四楞象牙镶金的筷子,喝酒的黄杨根十大套杯,妙玉拿给钗黛二人的茶杯,各式人等不同场合穿的各式衣服,(包括晴雯补过的雀金裘)坐的何轿何车,各样饰物首饰,房间里的各样陈设,大观园内的牌匾格局,亭台楼阁,曲径回廊,柜橱字画古玩,平常用的手炉口盅,衣食住行,吃喝玩乐,一应俱全,应有尽有。更是有各种人等聚会的场面,如何坐,如何吃,如何结社写诗,如何行令喝酒,如何唱曲划拳,如何祭祀,如何出殡,如何烤肉寻梅,如何打牌听戏,都有所见。
如此庞大的场景建设,还有如此艰巨的考据工作,李少红需要的投资定是不少。这也许是演员大多不尽人意的原因之一,有多少演员是因为投资方的意愿而定的,可以设想。
于是乎,在新版红楼里,人物形象就不太敢恭维了。我最先是看那秦钟,原本是贾宝玉的同性恋对象,花样美男,却猥琐如贾环。再有北静王爷,原本英气勃发,却结果忸怩作态,貌似太监。刘姥姥一出场,就怀疑其男扮女妆。袭人不像宝玉他姐,全无姿色,也并不贤惠温柔之意,竟是一妈。晴雯哪里是个心气高的丫环,典型一古装野蛮女友。紫娟板着脸,很像是政教处主任。重要人物薛宝钗,只是个温婉的幼儿园老师,缺乏大家闺秀的气度与风姿,含蓄隽永,也多有欠缺。迎春倒是过于漂亮,软弱之风不露。探春与史湘云也是烂漫有余,精明与豪放不足。主要人物最大的败笔应该在王熙凤,演员全无美艳之姿,也无阴辣精明的气质,更难寻左右逢源,嬉笑怒骂的灵活生动。剧里面呈现的就是一个间歇性神经病患者般的市井野妇,动不动干笑不止,扯着嗓子说话,尖利异常。以至于我一看见她出场,就先竖起了汗毛……
今日累了,先说到此吧,未完待续,嘿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