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起喝杯茶

(2009-07-19 22:08:20)
分类: 闲敲棋子落灯花

生为阆中人,一不小心,我就长在了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厚重的地方。想来真是受宠若惊,诚惶诚恐的。我可是什么都没做啊。

其实我并没有“身在福地不知福”。这倒要感谢我很尊敬的一位语文老师。十几年前,当阆中的父母官还在大搞古城拆迁,一点没打“旅游”算盘的时候,这位老师已经全面地给我们介绍过阆中。地名考,历史变迁,军事地位,风流人物,风土人情,诗词歌赋——那时候我已经会背“巴童荡桨欹侧过,水鸡衔鱼来去飞”了。现如今,铺天盖地的旅游宣传,于是大家知道了“阆中胜事可断肠,阆中城南天下稀”。我倒是更喜欢陆游的“残年作客遍天涯,下马长亭便似家。三叠凄凉渭城曲,数枝闲淡阆中花。”

外地人要知道阆中当然不难,凡读过三国的人,就知道张飞同志曾经驻守此地。“君在惠陵臣在阆,忠魂日逐锦江上”。三国文化成为阆中旅游重要的篇章,张飞被塑了像,日晒雨淋地给阆中人民站岗。张飞庙(或者我应该叫它桓侯祠)的门票据说是大大地涨价,虽然我并不明白,那个又黑又丑的张飞,有什么值得大家掏腰包的。阆中十景之一为“锦屏春色”,锦屏山上仰头观星的落下宏千年孤独,倒是八仙洞里的神仙们热闹,八个人能凑齐两桌麻将。学生时代,我们曾跟着男生从后门翻墙而入,游逛过半天。印象最深的是厕所让人实在有点下不了手。当然,那是十多年前。现在应该改成“洗手间”,而且都是星级的了,呵呵。而无数外地人花门票才能进入的古城大院,我们也曾无数次地蹓跶过。原来又是一不小心,我们就从陈尧咨兄弟的住所前经过,在古老的贡院门前嚼着雪糕,丝毫不理会考生们的如坐针毡。从某个大院里叫出自己同学和伙伴,从不辨别那房子砖瓦的年代,还有建筑的格局。

旅游,旅游,自然是把有限的资源利用到无限;把历史的内涵无限地延伸和延长。当电视里宣扬着伏曦文化与风水宝地之时,那个熟悉的阆中突然变得陌生而遥远。也许在我的心里,它的魅力完全不在于此。正如一个柔媚而风情万种的女子,却被人误读成神圣与庄严。

我想,阆中人是绝对不会扮演崇高与孤独的,他们喜欢真实而闲散地活着。每个人都希望最大程度地享受着生活,对一切国事要闻小道消息,津津乐道却又无动于衷。只要茶楼开门饭馆营业,对于阆中人来讲,就一切太平。我觉得大家可能会把工资的八成用在饭局与茶楼之中,当然,女人除外。阆中的美女被嘉陵江水和锦屏山色滋养着,珠圆玉润,唇红齿白。虽是小城,可是穿衣服的时尚与大胆,泼辣而又妩媚。

我永不会清楚阆中有多少茶馆和茶楼,正如我永不会知道世上有多少段爱情。闹市也好,僻巷也罢,或者简陋,或者雅致。小资也可,大众也可。每一分钟,都有伙计提着壶,浇开各色各形的茶叶,生长出一杯淡浓各异,口味不同的茶来。男男女女,以各种可能的姿态坐着,嬉笑怒骂,谈天说地,交友传情,好不热闹。每一处都有扑克麻将候着,并不愁聊到兴味索然。

我最是喜欢古城临江的一处。面对的是巍巍锦屏,背对着久远的华光楼。嘉陵江水横亘在中间,脉脉含情。夏天的傍晚,江边好不热闹。老人小孩连同小猫小狗,皆来嬉水。江风拂面,笑语喧然。天色渐暗,街灯已明。矮矮的青瓦房,长长的石板路。美丽女子的高跟鞋响,仿佛是从某个旧梦里走出。对岸锦屏山上,隐隐的灯火,不知是天上还是人间。两岸灯光映照到江面上,顿时流光溢彩。江水的柔波追逐着狡猾的光亮,明明灭灭,闪闪烁烁。等到星月在天,怎一个人间仙景。“瞑色轻烟罩郡城,渔舟灯火倒观星。寒山远水江村暮,自在妆成水墨屏。”

这时候凭栏而坐,随意一杯清茶,两三好友,观景谈天,乘凉赏月。(某些地方,还可以看到皮影戏,欣赏山歌表演。)窃以为心中的快乐和平静,比岳阳楼上的把酒临风,还要惬意得多。一直坐到风冷月残,回头望时,古城里还氤氲着亲切和朴实的气息,让你误以为随意哪一座屋子里,都是你的归宿。

就真的想请哪位性情相投的朋友,一起喝杯茶。来的人多也不怕,因为请喝茶,很是便宜:)

等你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