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地方政府为何总热衷于捂钱袋?

(2012-06-13 09:07:40)
标签:

杂谈

分类: 时事评论

地方政府为何总热衷于捂袋子?

近日,清华大学《中国市级政府财政透明度研究》报告发布。报告称,国内81个市政府,达到财政透明平均水平的仅43%。81个城市财政透明度及格仅7个,及格率为8.6%。在财政公开信息中,政府更愿公开预算而非决算,对预算外花销,81个市政府无一公开。(据6月12日,《中国新闻周刊》)

政务公开早就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了,早前国务院下发通知要求各部委都实行政务网上公开,效果不甚理想。甚至还出现了清华一女生状告三部委的事件,但该事件后来如何也是不甚了了。政务公开真的难吗?照现在实施的进度来说,还真的是难。

今年股市里有一个“真实的笑谈”。3月26日,国务院召开第五次廉政工作会议提出“禁止用公款购买香烟、高档酒和礼品”。第二天,白酒板块全线重挫。中国的高档酒被谁喝掉?“答案已经揭晓。”财政预决算、“三公经费”,这些“政府办了什么事、花了多少钱”的账目要不要公开?答案自然是“要”。但再问一句,为什么这些该公开的事情现在都公开不了呢?答案是,“这是秘密”。

秘密之说一直是政府部门拿来搪塞大众的借口,似乎让公众知道了太多政府的事情,政府的安全就得不到保证似的。这着实是站不住脚的,在一个民主国家,政府接受民众的问询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英国实行了君主立宪制,议会还要一再消减王室的费用,只因拿着纳税人的钱做事,纳税人看的紧,稍不留神就得受到抗议和质疑,后果就是下台。这当然是政府所不愿看到的。

英美之所以不敢乱花钱,不敢不公开账目,不是因为他们的国家事务就不是“秘密”,不重要,而是因为账目公开不公开的权利不在他们手上,而在公众手上;一个项目,一个重大工程能否上马的决定权也不在政府手上,而在纳税人手里。这个道理太简单了,纳税人花了钱请了一些管家替自己打理事务,这并不代表这个管家对所有事务就有了决定权。他只有管理权,管理不好,就得面临被辞退的危险。也正因为如此,西方国家才如此重视选民手中的那张选票,才不敢得罪纳税人,因为他们的决定和自己的政治生命紧密相连。

在我们国家,官员们的政治生命并不是和公众的选票挂钩,而是和上级挂钩。所以,官员们担心的并不是自己受不受百姓们喜欢,而是自己受不受领导们喜欢;他们考虑的不是自己任内能为百姓们做多少事,而是能让上级看到自己做了多少事。如此,政务也不需要公开了,因为本来这就和百姓们没有关系,就算百姓们强行要看,那官员们也可以肆无忌惮的拒绝,一句“凭什么给你看”就能把人拒之门外却不用付任何责任。

地市级政府为什么喜欢公开预算?因为有了预算才能光明正大的花钱,才能光明正大的收钱。为什么不愿公开决算?因为决算意味着公开账目,意味着要就受质疑。81个城市财政透明度及格仅7个,及格率为8.6%,这么样的一组数据让人心痛更让人无奈,但之后我们更应该考虑,在一个透明度仅为8.6%的行政环境里,官员们要有怎样的操守才能不导致腐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