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考歧视在为谁做榜样?
11月20日,中国政法大学宪政研究所发布《2011年国家公务员招考中的就业歧视状况调查报告》。报告显示,调查的2011年国家公务员近万个岗位,全部存在健康歧视和年龄歧视,此外招考还在政治面貌、性别、户籍、地域等方面存在歧视性要求。(11月21日,《京华时报》)
据中国政法大学的调查结果显示,国考就业歧视主要体现在性别、民族、社会身份、残障、健康、政治面貌、年龄、身体特征等八个层面。调查显示,2011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招考所涉及的9762个岗位中,存在制度性的健康歧视和年龄歧视的规定,两种类型的就业歧视比例均为100%。
就业歧视比例达到100%,近万个岗位,无一不歧视,这可真有惊世骇俗的。一直以来,我们见惯了社会上的就业歧视,用人单位在招聘时就像买大白菜一样挑来拣去,这种蔑视人权的行经也备受诟病。殊不知,社会上的就业歧视比起国考的歧视,还是小巫见大巫。
国考作为国家选拔国家公务员的考试,就是选择为人民服务的公仆的考试,无论从何种角度来讲,公平公正都应该放在第一位,应该考虑到各个社会阶层的利益,为各个阶层的人都提供公平的晋升渠道。否则也就不叫“国考”公务员考试了。既然你的户籍歧视和地域歧视达到了85%,那就直接叫城市公务员考试得了,没有什么理由还把农民子弟囊括在他们不能报考的范畴之内。既是全国统考,就是把全体人的利益计算在内的,打着全民的旗号为少数人提供便利,怎么看都有点挂着羊头卖狗肉的意思。
现在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尤其是农村学生来讲,好不容易努力考上了大学也不一定找到好工作。公务员考试是为数不多的改变他们命运的途径之一,在当下拼爹拼钱的现实语境下,通过公务员考试进入政府工作甚至是他们改变自身命运的唯一机会。但这时再设置歧视性的限制,这对他们太不公平,也太过残忍。
国考,要的是公平,不是歧视;要的是客观公正,不是长官意志。在就业形势不容乐观的情境下,国考也理应为社会招聘树立一个公平公正榜样,而不是在歧视方面做榜样。作为每年有超过百万人参加的考试,要知道,每时每刻都有人在关注着你。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