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中生的“激情杀人”更可怕

(2011-05-04 11:54:43)
标签:

杂谈

分类: 时事评论

高中生的“激情杀人”更可怕

   429日,怀远县双桥中学的两名高三学生在搬课桌椅过程中发生了争吵,经班主任调解两人保证不再惹是生非,孰料当晚竟然发生了16伤的悲剧。(53日,《新安晚报》)

   为了搬动座椅一件小事而大动干戈,酿成16伤的惨剧,这无论在谁看来,都绝对是个不可思议的事情。而造成这可怕事故的人只是个高中生,又是让我们心里一寒。但即使发生这样的事情,我们还是很难将他当作一个杀人狂来对待。仅仅因为搬动座椅闹口角,情激之下的杀人事故恐怕也不能定性为蓄意杀人,只能算是“激情杀人”。

   药家鑫“激情杀人”的案件刚做了结,高中生郭坡又上演了一场“激情杀人”,这让我们很是无奈。暴力激情的人多了,这个社会就不可能是和谐的社会,和谐的社会是能够包容的,是对每一个人包含敬重的。这个杀人的高中生或许根本就不知道和谐社会的涵义,不知道情激之后的后果,但正因为如此,他的“激情杀人”才比药家鑫的“激情杀人”更可怕。如果说,药家鑫的“激情”是出于明知故犯,那么这个高中生的“激情”则是不知而犯。不知才会缺乏对生命的敬畏,缺乏对法律的畏惧,也就难保他不会成为下一个药家鑫。药家鑫被判死刑会取得杀鸡儆猴的效果,使得有“我要是他也捅”这种想法的人不敢再以身试法。而对于这个还是孩子的高中生,我们该以什么样的态度去面对,以什么样的姿态去教育?简单的以法律制裁还不知法、不懂计较后果的孩子,我们自己都觉得悲哀。但如果对他们普法不成功,我们又怎能保障他们不会在错误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教育本该承担起普法的任务,承担起提高学生道德水平的任务。但一直到现在,我国的教育在道德、法制以及素质教育和生命教育等等诸方面还有待补课。有人说,上学就是学知识的,专门拿出宝贵时间搞生命教育太过浪漫。但是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是,中国的教育不是太浪漫了,而是太贫瘠了。学生上学就是为了上大学,上大学就是为了就业,中国的教育犹如流水线一般把一批批的孩子生产成了就业机器。在学校,就像到了标准车间,学生感到的只是学习的枯燥,生活的乏味,在这种情境下,学生又怎能感受到生命的崇高呢?学校不注重对学生生命教育的培育,生命教育又怎么能进入到学生们的意识?

生命教育不是对教育的补充,可有可无,而是教育的应有之义。所谓教育,就是教书育人。就不仅仅再是教书,更重要的还在于培养有道德,有理想,有情操,能担当,能知法并严格要求自己的完整的人,而不是只会啃书本的书呆子。一人一世界才是生命应由之敬畏,我们应该教会学生们去尊重,去敬畏,在教育中,生命教育和道德法制无论何时都不能缺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