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请阅读郎咸平先生的原话:
谈到白酒,我们喝白酒基本上都是被忽悠的,比如说52%酒精含量,胡说八道,你相信吗?我们人体几乎不能承受40%的酒精度。你想想打针涂酒精都那么痛苦,你把40%的酒精喝进去是什么感觉;其实你根本不是在喝酒精,那你在喝什么呢?我们如何来测算酒精的浓度呢?
很多人都学过密度,水的密度是1,酒精的密度是0.8,酒做好之后经过测量,如果密度是0.9,那就是50%的酒精,没错吧?所以我们用密度法来计算,只要是0.9,那么酒精度数是50%,我告诉你那是胡说八道。为什么?我以浓香的酒为例,你真正喝的是乙酸乙脂,这是真正的香料。这个香料会溶解在酒精里面,它的密度是0.9,所以这种结果就是你完全高估了酒精含量。我们玩这个数学游戏,比如说水是三分之一,酒精三分之一,香料三分之一,他们的密度分别是1
、0.8
、0.9,如果不看香料,只测算另外两个,加在一起除以二是0.9,那就是50度的酒精,可是还有香料呢?这个密度刚好也是0.9,所以真正的酒精只有33%,就是香料稀释了酒精。而你喝酒不是喝酒精,因为很多香料溶解在酒精里,特别的香醇,所以你是在喝香料。
酒徒评论:郎先生谈经济是好手,谈酒有点外行了,谈起科学更是门外拍砖。中学生都知道:不同分子大小不一,分子间有间隔,不同液体混合体积要缩小,酒精与水等体积混合,体积缩减5%
,即50毫升酒精与50毫升水混合,体积只有95毫升。科学上50度的酒实际密度是90/95=0.95 ,而不是郎先生说的0.9
。其它比例混合,50-80度体积缩减大于5%,0-50 80-100度小于5%
。白酒是中国传统的蒸馏酒,为世界七大蒸馏酒之一。白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和水(占总量的98%-99%),而溶于其中的酸、酯、杂醇、醛等种类众多的微量有机化合物(占总量的1%-2%)作为白酒的呈香呈味物质,却决定着白酒的风格(又称典型性,指酒的香气与口味协调平衡,具有独特的香味)和质量。即饮用酒的酯醛酮酸和杂醇的总含量不会超过2%。郎先生所谓33%的酯含量,太吓死人了。香水中也没有这么高的比例啊。总体来说,郎先生所谈酒的内涵是极其粗糙的伪科学。简直是信口开河,忽悠蒙昧。用模糊的方法来进行经济分析或许可以,但用于简单的科学运算就太贻笑大方了。所以一个人不要因为名气大了就自以为什么都懂!会笑掉大牙的!
话说回来,郎先生在经济、政治、文化上的见解,我还是多数认同的。郎先生或许不饮酒,所以对酒的科学是外行,其实北方酒徒喝70度的酒是很平常的,就是医用酒精的浓度。可以消毒,点燃做燃料,拔火罐。借此,只是希望所谓大家多弄点自己熟悉的东西,不要一出名就自许为通才天才。也希望公众对所有的神圣之物都有个冷竣的审视,不要盲目迷信。要有自己的思想。神坛之上,其实躯壳,操刀剖之,或见腐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