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家长是本教科书

(2019-02-10 09:31:20)
标签:

教育

家庭教育,说到根本上,便是孩子不断受益父母、体验父母、认识父母的过程。孩子从小自大眼中看到、心中感到的父母的“生命呈现”是一本对孩子整日打开的、对他们成长影响最深远的最丰富的教科书。可以这样讲,孩子正是长时间读着父母的这本“生命的大书”而长大的。他们透过这本“书”理解与感悟世界。孩子自呱呱坠地开始读起,父母健在的时候在读,一日,父母不在世了,他们其实还是很难摆脱“书”中的影响。父母这本“生命呈现”的大书,无所不在的深入地塑造着他们,影响着他们,有时也限制着他们……我们该帮助孩子做些什么呢?最大、最丰厚的帮助莫过于我们这些为人父母的人都写好我们自身的这本生命的大书。
在与多个孩子,多个家庭接触的基础上,我觉得父母这本生命的大书,最主要应该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内容。这三方面,对孩子今后的成长会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一、有生命理想;为了理想,肯于锲而不舍地去努力
生命理想不同于一般的世俗理想,一般世俗理想构建的核心指标大体有:名位、官职、薪金、知名度、职称、待遇、级别……而构成生命理想的重要指标则为:价值、尊严、灵魂、精神、丰富、诗意、宽广、美……父母有无生命的理想对孩子影响至深,因为这将决定着孩子在什么时候才可以探触到人类精神的天空。而能否触探到人类精神的天空,这将直接决定孩子的“将来”与“格局”。我们日常会见到一些孩子做事漫不经心,委靡不振,心猿意马,若从根本上究其原因,常常与一个孩子是否有生命理想密切相关。找不到活着的深处目标,你又要求孩子为何努力,如何努力!一个孩子在一条道路上到底能走多远,也与生命理想密切相关。有了理想,并且肯于锲而不舍地去努力,这对一个人的成功何其重要。而家长于此方面的“呈现”,会伴随着孩子的成长,时时写入孩子的心魂中。默默“写就的”,其深刻与持久,远远要胜过后来通过言语“告诉的”与“指导的”。凡是我们期待孩子身上的一种行为,一定先要给期待的这种行为找到一个精神上的“源”。“源”不达,行为自然难以产生。父母,正是孩子精神上重要的一个“源”。
二、健朗明快的气质、开放吸纳的胸怀、积极进取的行为
我教过一位学生,他总是真诚地,发自肺腑地对自我状况的进行分析,既不回避困难,也敢于向自我挑战;既敢于评价自己的现状,但对自己却绝不灰心失望。他就像一座春天的山谷,若论枝叶的繁密与荫蔽,他的花叶在班内尚属幼嫩鹅黄;但他敞得开胸襟,他整个山谷中的小花都精神抖擞地生长着,充满了碧绿鲜嫩的朝气与昂扬蓬勃的力量。后来与他的父亲有过一些接触之后,我才得以彻底明白为什么他会是这样。他的父亲是国内知名的一位企业家,为人坦诚,性格爽朗,待人热情。他从孩子开始懂事起,就经常将经历过的种种商海危机分析给他听,有时还请他拿主意,做判断。所以孩子很明白开放豁达的心胸、爽朗积极的态度、不回避苦难的行动,对于战胜困难,走出困境是何等重要。
 三、待人真切的情谊
黄晓龙是我曾教过的一个学生,晓龙在校时性格沉静,不怎么太爱说话。有时还喜欢迟到,为此我也没少找他谈过话。与其他同学相比,没有表现出对老师特别的亲近。毕业后,每年教师节前后,他都会为我寄来一张明信片。一面是美丽的湖山,一面是他工整的字迹。在明信片上,他会简要地讲讲他的现状,然后就他理解到与感受到的问题与我探讨。他曾给我发过这样一张明信片:
老师:
 我今年夏天在大学里看书时,回忆起老师在高三时为我们讲的冯骥才的《苦夏》。文内作者将夏日炎炎的酷暑与苦难化为了生命的动力。老师的讲授为我此后的认识与思考提供了许多触发点。
 与晓龙的行为相应的,是他的父亲。毕业后,每逢年节,晓龙父亲不是为我发来一条祝愿的短信,便是给我送来一束清香四溢的鲜花。有一次,我和晓龙父亲说起晓龙给我寄明信片的事,他的父亲竟然全然不知。但我从晓龙父子二人身上,却一下子读懂了晓龙。父母生命深处酿出的力量,对孩子的影响至深至远。孩子不是靠简单的说教改变的,孩子是靠一天天的“所见所感”生成并转变的。
为了孩子,让我们去成就我们师长自己这本生命的大书吧,因为它最忠实的、最受益、最不可回避的一位读者便是我们自己的孩子。借用作家韩少功的一句话,将其用在家庭教育上亦很是适用,那便是:“种籽在土地里发芽而不能在石块上发芽,在不同的土壤里也不可能得到同样的收成。”
在教育中,有一句话值得家长朋友重视:看了孩子,就不用见家长。在教育中,有一句话值得玩味:家庭塑造人,学校提高人。学校教育面对每一个孩子更像是一条流水线。孩子们,沿着生命的河流泊进一所所学校;然后又一个个流出。诸位老师,其实是各管一段;前面管不了,后面也管不了。对孩子持续发生影响的正是我们家长这本大书。每个孩子其实是带着不同的“生命背景”来到老师这里的。这种“生命背景”上的差异是很大的。这个“背景”往往决定着他(她)学校教育的质量与状态。而这个有巨大差异的“背景”,在很大程度上其实是我们家长“写”给孩子的。很多的时候,孩子就是家长的一面真实的镜子。
我既是一位老师,同时也是一位家长。在实现生活中,我充分感知到了家长的付出与艰辛。可以这么讲,教育孩子之所以难,因为首先需要匡正与完善的,不是孩子,而是我们师长自身。与孩子相伴成长的过程中,其实也是我们每一位家长理解生命、感悟生命,不断走向人性的丰富与完美的过程。面对浩浩的人生,提升完美我们自我的生命系统,这既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责任,也是我们为人父母一场,最伟大的自豪与最幸福的经历。也许我们更应该感谢孩子,有了孩子之后,我们的生命从此与众不同!
 我们该帮孩子做些什么?最大的帮助,莫过于用心写好我们师长自身这本生命的大书。
 为此,给家长朋友提供如下几点建议:
 1.师长这本生命的大书,很丰富。重点提出以上三点,是因为这三方面在孩子今后的成长中,孩子最缺乏但对孩子的发展却最重要,值得家长更多的重视与关注。
2. 好老师,就是好教育。此观点完全可以移植到家庭教育中,那便是:好家长,就是好教育。
3. 有的家长有能力给孩子提供各种捷径。但需要引起家长注意的是:一方面的捷径,对另一个方面而言,则完全可能是迂途。人常常会将一方面省下的,在另一方面加倍地将其浪费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