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阶段是孩子心智快速成熟的重要时期。短短三年,其实每一个孩子都要基本完成从一个懵懂唐突、活泼调皮的少年,向一位思想成熟、举止稳重的成年人突进的过程。(中考与高考在这个意义上,对学生的考查亦有很大的差异。中考成功的经验,并不完全适用于高中阶段。)“人”的成长成熟并非作匀速直线运动,而是有的时期发展快,有的时期发展慢。高中阶段心智发展的第一个特点便是“快”。可以说三年三次大的起跳,一日千里。有的孩子初入校时,从举止、神情上看,还未尽脱孩童的稚气,待到高中毕业时,俨然已是一位成熟的“大人”了。高中阶段心智发展的第二个特点便是开始明确地拥有了“自我”的意识,对许多事物产生了自己独特的看法。
家长应该把握好孩子此阶段孩子心智发展的特点,真心为孩子的发展而感到高兴,用心赞赏孩子的进步与卓越,用心赞美他们产生的独立见解。但我们对孩子不能只看到他们的“发展”,一味赞赏也还不够。
社会上流传着这样一条俗语:孩子是自己的好,爱人是别人的好。这条俗语道出了人性的部分弱点。在我与家长交流的过程中,许多家长对自己的孩子估量都偏高;对孩子的不足与缺点恰恰又看不到,亦看不准。许多家长与老师沟通,也常常存有这样一个心理渴盼:那就是特别想听到老师对孩子充分表扬肯定的话。一些家长很不愿听老师对孩子负面性的评价。每个孩子当然都有他的优点,但只有“赞赏”的教育恐怕也是不完整的教育。
高中阶段又是一个人长大与未长大、成熟与未成熟“二重特征”并存的阶段。许多孩子既有他(她)个性鲜明、见解独立、专业性知识强、侃侃而谈的一面;同时又兼有好高骛远、偏激执拗、脆弱依赖、幼稚简单的一面。这看似十分矛盾的两方面,在这一阶段却可以和谐地统一于一个人身上。
一般地讲,自己的孩子无论多么“优秀”,其实都有其“不足”的一面。有的孩子博览群书,涉猎广泛,但囫囵吞枣,缺乏对细节的关注与体认;有的孩子只想求“大”求“深”,却忽视了学习是循序渐进的过程,忽视了对基础的扎实积累;有的孩子观点一味求新求异,但忽略了其观点的合理性周严性;有的孩子只抓一点不及其余,考虑问题不全面;有的孩子对复杂事物过早地下定了简单的终结性判断,没有为自己留下日后修正的心理余地。这一时期,孩子判断问题还严重缺乏人生阅历、社会经验的充分支持。这一时期,关涉人生价值的许多重要概念开始逐渐在他们的脑中形成,但对一些表面相似,内涵区别却很大的概念,他们往往难以分清。如:坚持与固执,达观与放任,个性与哗众取宠,质朴与寒碜,大气与玩世不恭,勤奋与愚笨,智慧与聪明,干练与油滑……
正因如此,这个时期的孩子赞赏应该与帮助并进,发展应该与导引同行。孩子在心智上拔节展枝、迅速成长时节,更离不开家长精心的修剪;一味欣赏,一味夸赞,待旁逸斜出,莠草横生之时,再加理缮,根本已深,拔除就难了。何况,家长当放出眼量,“人”的发展,岂是一“分”了得!我们的育人目标,绝不能仅仅停留在“分”的层面上。是的,学校是“育人”的场所,绝不仅仅是“得分”的训练地。我一直都希望能够帮助每个孩子沿着“分数”不断攀升的轨道,去推动与促进他们完整意义上“人”的发展。
给家长如下建议,供参考。
多参加一些学校组织的集体活动,在活动中,用心观察,在孩子的相互比较中,发现自己孩子的优缺点。进而更有成效地帮助引导孩子。
与老师坦诚交流,适当地将孩子的一些不足告诉老师,帮助老师对孩子有更准确的了解。认真听取老师对孩子的全面评价,结合自己对孩子的体会,细加甄别。老师深中肯綮的地方,尤其值得家长注意。
引导孩子自我发现缺点与不足,与孩子一起商量改进之法。引导孩子可以正视别人的优点,放开心态,积极调整自我。
教育孩子能够关注到“分数”之外的东西,让孩子明确优秀其实就是一个不断改正缺点的过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