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教育臆想 |
阅读重要的是要归之于己,与自我切实关联。长期以来,简单机械的应试泛滥于课堂,展开人类宏大心灵场与精神分享的阅读,屈服于其实对答题本身也并无大益的刻板的答题套路与方法中,反复演练,越陷越深,难以自拔。在这样的环境里长大的学生即便面对佳作,脑子里闪现的也多是所谓答题需要的浮泛之语。我多次参加过一些重要的学生选拨性面试。有一个题目是请学生阅读一篇文章后,就此文谈谈自己的感受与体会。我们几乎所有的学生都不会言及文章对于自我发生了什么作用与价值,似乎读书是一件与自身原本毫无关联的事情。我们的学生似乎只是一个游离于读者之外的旁观者。不与自己发生关联的阅读,徒多无益,人不过是四条腿的书橱。这样的阅读想要看出自己的书目来,当然很难。《围炉夜话》中说:“处事要代人作想,读书须切己用功。”此言,值得我们细细掂量。当我们不能在与好书“相遇”时,在心灵的大海里激出浪花,不能在思考的深谷里响彻回音,那么无论我们面对怎样美好的“相遇”,我们都将是软弱无力的。
在这样的一种切己关联的阅读中,我们教师实在是最为重要的一道力量。许多时候,学生不能在教师的阅读中发现教师自己生命的参与,他们自我生命在阅读中的融入,也会变成一个极其缓慢而完全未可预知的过程。
前一篇:请允许孩子用不同的方式奔跑
后一篇:水涡式的阅读才是真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