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从众思维
(2009-10-15 12:53:15)
标签:
从众心理思维从众一窝蜂罗马红灯打滚子创造杂谈 |
谈从众思维
过马路时,人行道是红灯,而马路上没有车辆行使。虽然是红灯,但别人都在过马路,你会怎么办?等红灯变绿?
到了国外,虽然没有车辆驶过,但遇到人行道上的红灯,大家都自觉地在等待绿灯。你会怎们办?带头过马路?如果你带头了,别人会怎样做?
国外的例子:意大利的罗马和米兰两个城市的礼拜时间不一样,罗马是在周日进行礼拜,而米兰是在周六做礼拜。如果米兰的主教到了罗马,还能在周六进行礼拜吗?当然不能,因为到了罗马,就要做罗马人,就要按照罗马人的习惯做了。
在大连,“打滚子”已成为人们业余生活中的主要游戏方式,在茶馆里,在网上,“打滚子”进行的昏天暗地的。许多大连的新移民吃惊地发现,在大连结识朋友的一个重要交际方式竟然是“打滚子”!这也是“在大连就要做大连人”的实例。
以上说的这些事情,其实都说得是从众心理。相信每个人都有许多这方面的体验。试想,在一场宴会中,如果大家都着便装,而你却着西服,打着领带,你会怎么感受?相信一分钟之后,你就会解开领带,使自己看起来和别人的差别不是那么大。
“从众”是有许多的好处的:首先从众的行为使得社会有了正常的运做习惯和秩序,可以加快社会运行的效率,比如右侧通行的习惯等;另一方面,在心理上,“从众”可以使你感觉自己和别人一样,不是“很傻”,减少了很多被别人议论,批评或者说是犯错的机会。
但是在思维方面,从众心理却是很难让人受益的,而且从众常常会让一个人难以取得超出别人的突破。
曾经有一位农业专家跟我说过这样一件事情:在农村,如果要推广一项新的科研成果是很难的,因为没有先例,即使是说得再好,农民也不会听你的。所以这位农业专家的成功经验是:培养示范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只要示范户受益了、致富了,第二年其他农民就会排着队找上门来。这就是农民的从众心理的从众行为。
正是由于这种心理,农业生产上才会经常出现“一窝蜂”的现象。比如养猪:猪肉价高的时候,大家一窝蜂地都去养猪,结果猪多了,卖不出去,大家再一窝蜂地去杀猪,结果猪的数量反而又不足了,肉价又涨了。而聪明的农民逆势而为,收入自然是“瓢满钵满”。
在股票市场上,这样的例子就更多了。
所以在思维方面,从众心理是非常不可取的,新的想法也不会在从众的环境中产生出来。一群人在一起时,大家会比较倾向于获得他人的认同。这对创造性思维是极其不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