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高考报志愿到科技馆
(2009-03-27 08:49:06)
标签:
教育科技馆博物馆高考志愿展览 |
分类: 教育 |
女儿今年高考,所以经常谈起报考志愿的话题。谈到这个问题,才知道,目前高三的学生普遍感到很迷惑,不知道要报什么专业,所以便一天一个变化:今天希望成为医学家,明天就希望成为军事家,后天可能就想成为天文学家……
这常常让我想到我在大学里的学生们。每年都有这样的学生:入学成绩非常好,可是入学后的成绩却一落千丈。追问起来,学生往往会回答“没兴趣,不愿学”。如果进一步追问,这样的学生的入学志愿往往是家长替学生做的选择,而非学生的自愿。兴趣是学习的最强动力,没有兴趣,学习成绩自然不会好到哪里。
也有的时候和一些学生家长谈起高考志愿的事情,家长也是一脸的苦恼:“他们哪里知道学什么专业?一问三不知的。”家长们也同样是一脸的迷惑。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这其实和我们的应试教育以及文化习惯有关,我们的学生的学习目的就是应考,除了准备考试之外,学生很少有其他的业余活动。而在我们家长们的头脑当中,一旦想到要让孩子们有业余活动,马上就会想到要去什么“探险王国”,或者吃一次麦当劳、肯德基等等,却很少有家长会带着孩子到博物馆、科技馆。所以我国的博物馆多数门可罗雀,而许多科技馆更是沦为相关部门迎来送往的招待中心了。
前几天,在北京和中国科协负责科普工作的一位领导谈起了科技馆作用。在对国内科技馆和科普活动的被忽略感到痛心的同时,这位领导谈起一个让我耳目一新的观点:科技馆的作用不是传授知识,而应该是引起对知识的兴趣。这句话立刻引起了我的共鸣。是啊,有许多学生看了我们的人体展览,就在留言簿上写下“我要当医生”的留言。而有的学生看了机车展可能会产生成为工程师的兴趣,看了天文展可能产生成为天文学家的爱好,而看了海洋展之后可能对浩瀚的海洋产生无限的联想……通过参加科技活动,参观科技馆,引起孩子们对知识探索的兴趣,这恰恰是我们现在的家长们最需要为孩子做的事情。
我曾经参观过国外的许多博物馆和科技馆,总是熙熙攘攘。所以常常感到,和国外的孩子相比,在科学知识方面,我们的孩子绝对不能输在起跑线上!
参加一次游乐项目,吃一次肯德基,孩子的快乐只是一时的、短暂的。可是游览一次博物馆,参加一次科技馆的活动,则有可能影响孩子的一生!
真诚地希望我们的博物馆和科技馆每天都会人头攒动,真诚地希望我们的家长们能够把参观博物馆、科技馆作为孩子业余活动的优先选择。相信那个时候再报高考志愿,我们的学生就不再会一脸的迷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