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期自主对羞怯和疑虑阶段
(2011-07-13 11:09:32)
标签:
育儿自我调控能力疑虑自主性意志薄弱 |
分类: 育儿知识 |
第二阶段:幼儿期(1-3岁)——自主对羞怯和疑虑阶段
●相当于弗洛伊德的肛门期。这个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是决定做什么或不做什么,获得自主感和自我控制,克服羞怯感和自我疑虑。
●因为这个阶段的儿童学会了走动、推拉、说话等,也学会了把握和放开,尤其是自身身体的控制和大小便排泄,因而使儿童介入自己意愿与父母等养育者意愿相互冲突的危机中。如果父母等养育者对儿童的行为限制适当,给予儿童一定自由,儿童就会建立起自主性和自我控制的意识;相反,如果父母等养育者对儿童限制、批评甚至惩罚过多,就会使儿童感到羞怯,并对自己的能力产生疑虑。
●如果这一阶段的危机得到积极解决,就会形成“意志”的品质,成年后性格倾向于坚强、独立、克制、自律等人格特征,;如果这一分阶段的危机是消极解决,就会形成羞怯感,成年后性格倾向于意志薄弱、依附、随意、敷衍等消极的人格特征。太过纵容,成年易形成肮脏、浪费、无秩序等生活习惯;限制太严,则易形成清洁、吝啬、忍耐等强迫性特点。
●儿童的这种自主性和自控性的形成,使性格中自我意识、自我调控能力、适应社会化要求的能力增强,对于个人今后对社会组织和个人理想之间关系的态度及处理产生重要影响,对个体的社会化及未来的秩序和法制生活作好了准备。
●这一阶段要求父母等养育者对儿童的行为必须理智而耐心,适度控制同时给与一定的自由,并施以科学的训练,及时矫正不良行为。
爱贝花早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