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书摊淘到宝,1989年版的《钢笔书法精品台历》,外加1971年粮票两张

标签:
娱乐 |
昨天下午闲来无事,到旧书摊去逛逛。我经常光顾的这家旧书摊,摊面不大,但总是能给我带来些惊喜,从这里淘到过不少有年岁的旧版书,且价格极便宜,一般不高于五块钱。这次,我一眼就看见了《钢笔书法精品台历》。硬皮包装,这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绝对算是精装版。更难能可贵的是里面的内容,集结了当时硬笔书法界的一大批顶尖高手,楷行草篆隶无所不有。这样一本书,才四块钱,要知道,本书当时的定价是4.2元,当时的四块和今天的四块,有天壤之别。不收入囊中的话,简直会天怒人怨。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是硬笔书法的黄金时代,出现了一批硬笔书法才俊,很多人时至今日已经跻身大师之列,像这本书里面收录的郭仲选、田英章、卢中南、吴玉生、张秀、任平等人,无不是硬笔书法界泰山北斗般的人物。这样一本书,足够终生摸索品味了。
废话不少,上图。
封面是时任中国硬笔书协主席的姜东舒先生的寄语。姜先生的楷书融合了篆隶行草之意,人称“破体”。
林似春先生是浙江宁波慈溪人,其硬笔中,毛笔书法风韵十足。他说:“字无百日功,只怕一日空。”这句话,算是书法成功的唯一“捷径
”吧!
王介南先生是著名的文化学者,他首次提出“毛笔化钢笔”的概念,从他的行书中不难看出浓浓的墨意。
钱沛云的行书中正平和,得益于他深厚的毛笔楷书功底。
吴玉生先生是全国九年制义务教育《写字》课本规范字书写人,他还是位军人。
我非常喜欢范林庆先生的楷书,大气端庄而不矫饰,颇有灵飞神韵。
个人不是很喜欢顾仲安的楷书,略显拘谨。
高挺先生的行书。飞扬恣肆。
刘惠浦的楷书颇为漂亮,古意盎然。
1989年的最后一天,用厚重的石鼓文来总结。
这个名单,在硬笔书法界,分量着实不轻啊!
不过,最让我出乎意料的是,书中竟然夹着两张1971年的粮票!
虽然已经破旧不堪,但它们已经不动声色地在这本书中藏了几十年。半市斤、一市两,这在今天听来是多么陌生的单位,时光荏苒,它们是岁月的见证者。
前一篇:小李飞刀,世间绝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