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竹书纪年干支年份校订》(五)校订者金牛人邹辉

(2022-03-16 21:39:07)
标签:

365

桓王(名林)  元年壬戌(周桓王元年公元前719壬戌年在位23年,周朝第十五世鲁隐公四年十月,庄伯以曲沃叛,伐翼,公子万救翼,荀叔轸追之,至于家谷。  翼侯焚曲沃之禾而还。  翼侯伐曲沃,大捷,武公请成于翼,至相而还(“相”,一作“桐”)。  

二年(周桓王二年公元前718年癸亥年),王使虢公伐晋之曲沃。晋鄂侯卒,曲沃庄伯复攻晋,立鄂侯子光,是为哀侯。  公子万救翼,荀叔轸追之,至于家谷。   

三年(周桓王三年公元前717年甲子年)甲子(晋哀侯元年)。  

四年(周桓王四年公元前716年乙丑年),曲沃庄伯卒,子称立,是为武公,尚一军。  

五年(周桓王五年公元前715年丙寅年)(曲沃武公元年),芮人乘京,荀人、董伯皆叛曲沃。  

十一年(周桓王十一年公元前709年壬申年)(晋小子侯元年),曲沃获晋哀侯,晋人立哀侯子为小子侯。  芮伯万出奔魏(万之母逐万)。  

十二年(周桓王十二年公元前708年癸酉年),王师、秦师围魏,取芮伯万而东之。  

十三年(周桓王十三年公元前707年甲戌年)冬,曲沃伯诱晋小子侯杀之。  晋曲沃灭荀,以与地赐大夫原氏黯,是为荀叔。  戎人逆芮伯万于郊。  

十四年(周桓王十四年公元前706年乙亥年),王命虢仲伐曲沃,立晋哀侯弟缗于翼,为晋侯。  

十五年(周桓王十五年公元前705年丙子年)(晋侯缗元年)。  

十六年(周桓王十六年公元前704年丁丑年)春,灭翼。  

十九年(周桓王十九年公元前701年庚辰年),郑庄公卒。  

二十三年(周桓王二十三年公元前697年甲申年)三月乙未,王陟。  

庄王(名佗)  元年乙酉(周庄王元年公元前696乙酉年在位15年,周朝第十六世),曲沃尚一军,异于晋。  

(周庄王六年公元前691年庚寅年)五月,葬桓王。  

十五年(周庄王十五年公元前681年庚子年),王陟。  

釐王(名胡齐)  元年庚子(周釐王元年公元前681庚子年在位5年,周朝第十七世)春,齐桓公会诸侯于北杏,以平宋乱。  

(周釐王三年公元前679年壬寅年),曲沃武公灭晋侯缗,以宝献王,王命武公以一军为晋侯。  

四年(周釐王四年公元前678年癸卯年)(晋武公二十八年),晋犹不与齐桓公之盟(《左传》注:“晋侯缗是年灭。”)。  

五年(周釐王五年公元前677年甲辰年),晋武公卒,子诡诸立为献公。  王陟。 

 惠王(名阆)  元年乙巳(周惠王元年公元前676乙巳年在位25年,周朝第十八世),晋献公元年,晋献公朝王,如成周。  周阳白兔舞于市。  

二年(周惠王二年公元前675年丙午年),王子颓乱,王居于郑。郑人入王府,多取玉。玉化为蜮,射人。  

九年(周惠王九年公元前668年癸丑年),晋城绛。

十六年(周惠王十六年公元前661年庚申年),晋献公作二军,灭耿,以赐大夫赵夙;灭魏,以赐大夫毕万(晋灭于大夫韩、赵、魏,萌于此)。  

十七年(周惠王十七年公元前660年辛酉年),卫懿公及赤狄战于洞泽(“洞”,当作“泂”)。  

十九年(周惠王十九年公元前658年癸亥年),晋献公会虞师伐虢,灭下阳,虢公丑奔卫。公命瑕父、吕甥邑于国都。  

二十五年(周惠王二十五年公元前652年己巳年)春正月,狄人伐晋。  王陟。  

襄王(名郑)  元年庚午(周襄王元年公元前651庚午年在位33年,周朝第十九世),晋献公卒,立奚齐,里克杀之,及卓子,立夷吾。  

(周襄王二年公元前650年辛未年)(辛未,晋惠公元年),晋杀里克。  

三年(周襄王三年公元前649年壬申年),雨金于晋。  

七年(周襄王七年公元前645年丙子年),秦伯涉河伐晋。  

十五年(周襄王十五年公元前637年甲申年),晋惠公卒,子怀公圉立。  秦穆公帅师送公子重耳,围令狐、桑泉、臼衰,皆降于秦师。狐尾与先轸御秦,至于庐柳,乃谓秦穆公使公子絷来与师言,次于郇,盟于军。  公子重耳涉自河曲。  

十六年(周襄王十六年公元前636年乙酉年)(乙酉,晋文公元年),晋杀子圉。  

十七年(周襄王十七年公元前635年丙戌年),晋城荀。  

二十年(周襄王二十年公元前632年己丑年),周襄王会诸侯于河阳。  

 二十三年(周襄王二十三年公元前629年壬辰年),齐师逐郑太子齿,奔张城、南郑。 

二十四年(周襄王二十四年公元前628年癸巳年),晋文公卒。  

二十五年(周襄王二十五年公元前627年甲午年)(甲午,晋襄公驩元年)。  

三十年(周襄王三十年公元前622年己亥年),洛绝于枿。  

三十一年(周襄王三十一年公元前621年庚子年),晋襄公卒。  

三十二年(周襄王三十二年公元前620年辛丑年)(辛丑,晋灵公夷皋元年)。  

三十三年(周襄王三十三年公元前619年壬寅年),王陟。 

 顷王(名壬臣)  元年癸卯(周顷王元年公元前618癸卯年在位6年,周朝第二十世)。  

六年(周顷王六年公元前613年戊申年),彗星入北斗。  王陟。  

匡王(名班)  元年己酉(周匡王元年公元前612己酉年在位6年,周朝第二十一世)。  

六年(周匡王六年公元前607年甲寅年),王陟。  

晋灵公为赵穿所杀,赵盾使穿迎公子黑臋于周,立之。

  定王(名瑜)  元年乙卯(周定王元年公元前606乙卯年在位21年,周朝第二十二世)(晋成公元年)。  

(周定王六年公元前601年庚申年),晋成公与狄伐秦,获秦谍,杀之绛市,六日而苏。  

七年(周定王七年公元前600年辛酉年),晋成公卒于扈。  

八年(周定王七年公元前599年壬戌年)(壬戌,晋景公元年)。  

十八年(周定王十八年公元前589年壬申年),齐国佐来献玉磬、纪公之甗。  

二十一年(周定王二十一年公元前586年乙亥年),王陟。  

简王(名夷)  元年丙子(周简王元年公元前585丙子年在位14年,周朝第二十三世)  

五年(周简王五年公元前581年庚辰年),晋景公卒。  

六年(周简王六年公元前580年辛巳年)(辛巳,晋厉公元年)。  

十二年(周简王十二年公元前574年丁亥年),晋厉公卒。  

楚共王会宋平公于湖阳。  

十四年(周简王十四年公元前572年己丑年)(己丑,晋悼公元年),王陟。  

灵王(名泄心)  元年庚寅(周灵王元年公元前571庚寅年在位27年,周朝第二十四世。  

十四年(周灵王十四年公元前558年癸卯年),晋悼公卒。  

十五年(周灵王十五年公元前557年甲辰年)(甲辰,晋平公元年)。  

二十七年(周灵王二十七年公元前545年丙辰年),王陟。  

景王(名贵)  元年丁巳(周景王元年公元前544丁巳年在位25年,周朝第二十五世)  

十三(周景王十三年公元前532年己巳年)春,有星出婺女。  十月,晋平公卒。  

十四年(周景王十四年公元前531年庚午年)(庚午,晋昭公元年),河水赤于龙门三里。  

十九年(周景王十九年公元前526年乙亥年),晋昭公卒。  冬十二月,桃杏华。  

二十年(周景王二十年公元前525年丙子年)(晋顷公元年)。  

二十五年(周景王二十年公元前520年辛巳年),晋顷公平王室乱,立敬王。  

敬王(名丐)  元年壬午(周敬王元年公元前519壬午年在位44年,周朝第二十六世)。  

八年(周敬王八年公元前512年己丑年),晋顷公卒。  

九年(周敬王九年公元前511年庚寅年)(庚寅,晋定公元年)。  

十四年(周敬王十四年公元前506年乙未年),汉不见于天。  

二十六年(周敬王二十六年公元前494年丁未年),晋青虹见。  

二十八年(周敬王二十八年公元前492年己酉年),洛绝于周。  

三十六年(周敬王三十六年公元前484年丁巳年),淇绝于旧卫。 

三十九年(周敬王三十九年公元前481年庚申年),晋城顿丘。  

四十三年(周敬王四十三年公元前477年甲子年),宋杀其大夫皇瑗于丹水之上。丹水壅不流。  

四十四年(周敬王四十四年公元前476年乙丑年),王陟。  

元王(名仁)  元年丙寅(周元王元年公元前475丙寅年在位7年,周朝第二十七世,晋定公卒。 

二年(周元王二年公元前474年丁卯年)(晋出公元年)。  

四年(周元王四年公元前473年戊辰年),於越灭吴。  

六年(周元王六年公元前470年辛未年),晋浍绝于梁。丹水三日绝不流。  

七年(周元王七年公元前469年壬申年),齐人、郑人伐卫。  王陟。  

贞定王(名介)  元年癸酉(周贞定王元年公元前468癸酉年在位28年,周朝第二十八世),於越徙都琅琊。  

(周贞定王四年公元前465年癸酉年)十一月,於越子勾践卒,是为菼执,次鹿郢立。  

六年(周贞定王六年公元前463年戊寅年),晋河绝于扈。  

七年(周贞定王七年公元前462年己卯年),晋荀瑶城南梁(一本“晋出公二十年”)。  

十年(周贞定王十年公元前459年壬午年),於越子鹿郢卒,不寿立。  

十一年(周贞定王十一年公元前458年癸未年),晋出公出奔齐。  

十二年(周贞定王十二年公元前457年甲申年),河水赤三日。  荀瑶伐中山,取穷鱼之丘。  

十三年(周贞定王十三年公元前456年乙酉年),晋韩庞取秦武城。  

十六年(金牛人邹辉注应为周贞定王十五年)(周贞定王十五年公元前454年丁亥年)(晋出公二十二年)。 

 十七年(金牛人邹辉注应为周贞定王十六年)(周贞定王十六年公元前453年戊子年),晋出公薨,乃立昭公之孙,是为敬公。  

十八年(金牛人邹辉注应为周贞定王十七年)(周贞定王十七年公元前452年己丑年)(己丑,晋敬公元年)。  

二十年(周贞定王二十年公元前449年壬辰年),於越子不寿见杀,是为盲姑,次朱勾立。  

二十二年(周贞定王二十二年公元前447年甲午年),楚灭蔡。  

二十四年(周贞定王二十四年公元前445年丙申年),楚灭杞。  

二十八年(周贞定王二十八年公元前441年庚子年)(晋敬公十一年),王陟。  

考王(名嵬)  元年(周考王元年公元前440辛丑年在位15年,周朝第二十九世)(晋敬公十二年),魏文侯立。  

(周考王十年公元前431年庚戌年),楚灭莒。  

十一年(周考王十一年公元前430年辛亥年),晋敬公卒。  

十二年(周考王十二年公元前429年壬子年)(晋幽公柳元年),鲁悼公卒。  

十四年(周考王十四年公元前427年甲寅年),鲁季孙会晋幽公于楚丘。  

十五年(周考王十五年公元前426年乙卯年),王陟。  

威烈王(名午)  元年丙辰(周威烈元年公元前425丙辰年在位24年,周朝第三十世)。  

三年(周威烈三年公元前423年戊午年),晋大旱,地生盐。  

五年(周威烈五年公元前421年庚申年),晋丹水出,反洁。  

六年(周威烈六年公元前420年辛酉年),晋大夫秦嬴贼幽公于高寝之上,魏文侯立幽公子止。 

 七年(周威烈七年公元前419年壬戌年)(壬戌,晋烈公元年),赵献子城泫氏,韩武子都平阳。  

八年(周威烈八年公元前418年癸亥年),赵城平邑。  

九年(周威烈九年公元前417年甲子年),楚人伐我南鄙,至于上洛。 

 十一年(周威烈十一年公元前415年丙寅年),田公子居思伐邯郸,围平邑。  於越灭滕。  

十二年(周威烈十二年公元前414年丁卯年),於越子朱勾伐郯,以郯子鸪归。  

十四年(周威烈十四年公元前412年己巳年),於越子朱勾卒,子翳立。  

十六年(周威烈十六年公元前410年辛未年),齐田盻及邯郸韩举战于平邑,邯郸之师败逋,遂获韩举,取平邑、新城。  

十七年(周威烈十七年公元前409年壬申年),魏文侯伐秦至郑,还筑汾阳、郃阳。  田悼子卒,田布杀其大夫公孙孙,公孙会以廪丘叛于赵。田布围廪丘,翟角、赵孔屑、韩氏救廪丘,及田布战于龙泽,田师败逋。  

十八年(周威烈十八年公元前408年癸酉年),王命韩景子、赵烈子及我师伐齐,入长垣。  

二十三年(周威烈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戊寅年),王命晋卿魏氏、赵氏、韩氏为诸侯。  

二十四年(周威烈二十四年公元前402年己卯年),王陟。  

安王(名骄)  元年庚辰(周安王元年公元前401庚辰年在位26年,周朝第三十一世)。  

(周安王九年公元前393年戊子年),晋烈公卒,子桓公立(《韩非子》作“桓侯”)。 

 十年己丑(周安王十年公元前392年己丑年)(晋桓公顷元年)。  

十五年(周安王十五年公元前387年甲午年),魏文侯卒(在位五十年)。  大风,昼昏。  晋太子喜出奔。  

十六年(周安王十六年公元前386年乙未年)(乙未,魏武侯击元年),封公子缓。  

二十一年(周安王二十一年公元前381年庚子年),韩灭郑,哀侯入于郑。  

二十三年(周安王二十三年公元前379年壬寅年),於越迁于吴。  

二十六年(周安王二十六年公元前376年乙巳年),王陟。  魏城洛阳及安邑、王垣。  七月,於越太子诸咎弑其君翳。  十月,越人杀诸咎越滑,吴人立孚错枝为君。  

烈王(名喜)  元年丙午(周烈王元年公元前375丙午年在位7年,周朝第三十二世),魏公子缓如邯郸,以作难。 (邯郸赵地名),於越大夫寺区定越乱,立初无余,是为莽安。  

二年(周烈王二年公元前374年丁未年),秦胡苏帅师伐韩,韩将韩襄败胡苏于酸水。  魏觞诸侯于范台。  晋桓公邑哀侯于郑,韩山坚贼其君哀侯。  

六年(周烈王六年公元前370年辛亥年)(辛亥,梁惠成王元年),韩共侯、赵成侯迁晋桓公于屯留(以后更无晋事)。  赵成侯偃、韩懿侯若伐我葵。  

七年(周烈王七年公元前369年壬子年),王陟。  我师伐赵,围蜀阳。  齐田寿帅师伐我,围观,观降。  魏大夫王错出奔韩。  

显王(名扁)  元年癸丑(周显王元年公元前368癸丑年在位48年,周朝第三十三世),郑城邢丘(自此韩改称曰郑)。秦子向命为蓝君。  

二年(周显王二年公元前367年甲寅年),河水赤于龙门三日。  

三年(周显王三年公元前366年乙卯年),公子景贾帅师伐郑,韩明战于韩,我师败逋。  

四年(周显王四年公元前365年丙辰年)夏四月甲寅,徙邦于大梁。  王发逢忌之薮以赐民。  於越寺区弟思弑其君莽安,次无颛立。  

五年(周显王五年公元前364年丁巳年),雨碧于郢。  地忽长十丈有余,高尺半。  

六年(周显王六年公元前363年戊午年),我师伐邯郸,取列人;我师伐邯郸,取肥。  雨黍于齐。  

七年(周显王七年公元前362年己未年),我与邯郸赵榆次、阳邑。  王会郑釐侯于巫沙。  

八年(周显王八年公元前361年庚申年),入河水于圃田,又为大沟而引圃水。  瑕阳人自秦导岷山青衣水来归。  

九年(周显王九年公元前360年辛酉年),秦师伐郑,次于怀,城殷。  

十年(周显王十年公元前359年壬戌年),楚师出河水以水长垣之外。  龙贾帅师筑长城于西边。  郑取屯留、尚子。  

十一年(周显王十一年公元前358年癸亥年),郑釐侯使许息来致地:平丘、户牖、首垣诸邑及郑驰地。我取枳道,与郑鹿。  王及郑釐侯盟于巫沙,以释它阳之围,归釐于郑。  

十二年(周显王十二年公元前357年甲子年),鲁恭侯、宋桓侯、卫成侯、郑釐侯来朝。  於越子无颛卒,是为菼蠋卯,次无疆立。  

十三年(周显王十三年公元前356年乙丑年),邯郸成侯会燕成侯于安邑。  

十四年(周显王十四年公元前355年丙寅年),秦公孙壮伐郑,围焦城,不克。  秦公孙壮帅师城上枳、安陵、山民。  邯郸伐卫,取漆富丘,城之。  齐师及燕战于泃水,齐师遁。  

十五年(周显王十五年公元前354年丙寅年),齐田期伐我东鄙,战于桂阳,我师败逋。  东周与郑高都,郑釐侯来朝中阳。  宋景鼓、卫公孙仓会师,围我襄陵。  

十六年(周显王十六年公元前353年戊辰年),王以韩师、诸侯帅县于襄陵。  齐侯使楚景舍来求成。  邯郸之师败我师于桂陵(秦伐韩阏与,惠成王使赵(补缺往)破之。不知是何年)。  

十七年(周显王十七年公元前352年己巳年),燕伐赵,围浊鹿。赵灵王及伐人救浊鹿,败燕师于勺。  晋取玄武、濩泽(即雷泽,舜渔处)。  

十八年(周显王十八年公元前351年庚午年),齐筑房以为长城。  

十九年(周显王十九年公元前350年辛未年),王如卫,命公子南为侯。 

 二十年(周显王二十年公元前349年壬申年)。  

二十一年(周显王二十一年公元前348年癸酉年),魏殷臣、赵公孙裒伐燕,还取夏屋,城曲逆。 

 二十二年(周显王二十二年公元前347年甲戌年)壬寅,孙何侵楚人三户郛。  楚伐徐州。  

二十三年(周显王二十三年公元前346年乙亥年),魏章帅师及郑师伐楚,取上蔡。  孙何取氵隐阳。  秦孝公会诸侯于逢泽。  绛中地墟,西绝于汾。  

二十四年(周显王二十三年公元前343年戊寅年),魏败韩马陵。  

二十五年(周显王二十五年公元前344年丁丑年)。  

二十六年(周显王二十六年公元前343年戊寅年),穰庇帅师及郑孔夜战于梁赫,郑师败逋。  与齐田盻战于马陵。  

二十七年(周显王二十七年公元前342年己卯年)五月,齐田盻及宋人伐我东鄙,围平阳。  九月,秦卫鞅伐我西鄙。  十月,邯郸伐我北鄙。  王攻卫鞅,我师败逋。  

二十八年(周显王二十八年公元前341年庚辰年),城济阳。  秦封卫鞅于邬,改名曰尚。  

二十九年(周显王二十九年公元前340年辛巳年),邳迁于薛。  三月,为大沟于北郛,以行圃田之水。  

三十年(周显王三十年公元前339年壬午年)。  

三十一年(周显王三十一年公元前338年癸未年),秦苏胡帅师伐郑,韩襄败秦苏胡于酸水(不知何年,附此)。  

三十二年(周显王三十二年公元前337年甲申年)。  

三十三年(周显王三十二年公元前336年乙酉年),郑威侯与邯郸围襄陵。  

三十四年(周显王三十四年公元前335年丙戌年),魏惠成王三十六年,改元称一年。  王与诸侯会于徐州。  於越子无疆伐楚。  

三十五年(周显王三十五年公元前334年丁亥年),楚吾得帅师及秦伐郑,围纶氏(不知何年,附此)。  

三十六年(周显王三十六年公元前333年戊子年),楚围齐于徐州,遂伐於越,杀无疆。  

三十七年(周显王三十七年公元前332年己丑年)。  

三十八年(周显王三十八年公元前331年庚寅年),龙贾及秦师战于雕阴,我师败逋。  王会郑威侯于巫沙。 

 三十九年(周显王三十九年公元前330年辛卯年),秦取我汾阴、皮氏。  

四十年(周显王四十年公元前329年壬辰年)。  

四十一年(周显王四十一年公元前328年癸巳年),秦归我焦、曲沃。  

四十二年(周显王四十二年公元前327年甲午年),九鼎沦泗,没于渊。  

四十三年(周显王四十三年公元前326年乙未年)。  

四十四年(周显王四十四年公元前325年丙申年)。  

四十五年(周显王四十五年公元前324年丁酉年),楚败我襄陵。  

四十六年(周显王四十六年公元前323年戊戌年)。  

四十七年(周显王四十公元前322年己亥年)  

四十八年(周显王四十八年公元前321年庚子年),王陟。 

 慎靓王(名定)  元年辛丑(周慎靓王元年公元前320辛丑年在位6年,周朝第三十四世),秦取我曲沃、平周。  

二年(周慎靓王二年公元前319年壬寅年),魏惠成王薨。  

三年(周慎靓王三年公元前318年癸卯年),今王元年。 

 四年(周慎靓王四年公元前317年甲辰年)。  

五年(周慎靓王五年公元前316年乙巳年)。  

六年(周慎靓王六年公元前315年丙午年),郑侯使韩辰归晋阳及向。  二月,城阳、向,更名阳为河雍,向为高平。  

王(《史记》作赧王,名延。盖赧、隐声相近)  元年丁未(周赧王元年公元前314丁未年在位59年,周朝第三十五世公元前255年丙午秦国占周南朝国都,成为真正意义上无国王诸侯战争。)十月,郑宣王来朝。梁。  燕子之杀公子平,不克。齐师杀子之,醢其身。  

二年(周赧王二年公元前313年戊申年),齐地暴长,长丈余,高一尺。  魏以张仪为相。  

三年(周赧王三年公元前312年己酉年),韩明帅师伐襄丘。  秦王来见于蒲坂关。  四月,越王使公师隅来,献舟三百、箭五百万及犀角、象齿。  五月,张仪卒。  

四年(周赧王四年公元前311年庚戌年),翟章伐卫。  魏败赵将韩举。  

五年(周赧王五年公元前310年辛亥年),洛入成周,山水大出。  

六年(周赧王六年公元前309年壬子年)十月,大霖雨,疾风,河水酸枣。  楚庶章帅师来会我,次于襄丘。  

七年(周赧王七年公元前308年癸丑年),翟章救郑,次于南屈(此年未的)。  

八年(周赧王八年公元前307年甲寅年),秦公孙爰帅师伐我皮氏,翟章帅师救皮氏围。疾西风。  

九年(周赧王九年公元前306年乙卯年),城皮氏。  

十年(周赧王九年公元前305年丙辰年)。  

十一年(周赧王十一年公元前304年丁巳年)。  

十二年(周赧王十二年公元前303年戊午年),秦收我蒲阪、晋阳、封谷。  

十三年(周赧王十三年公元前302年己未年),邯郸命吏大夫奴迁于九原,将军、大夫、适子、伐史皆貂服。  

十四年(周赧王十四年公元前301年己未年)。  

十五年(周赧王十五年公元前300年辛酉年),薛侯来会王于釜丘。  楚入雍氏,楚人败。  

十六年(周赧王十六年公元前299年壬戌年),王与齐王会于韩。 今王终二十年(邹辉注魏襄王20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