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跑者:25公里心率跑训练的感受

(2022-03-30 09:29:21)
标签:

体育

杂谈

分类: 春之娱

 跑者:25公里心率跑训练的感受


 

跑者:25公里心率跑训练感受

 

3月26日,下雨,加上新冠疫情防控,长沙官方提倡无事少出门,居家抗疫,我在家里进行了一次里程长达25km的室内跑。这也是我按照“180-年龄”的数量控制心率的第一次长跑练习。这是练习心率跑的第一次,同时也是至今为止我进行的最长距离的室内跑。距离:25.13km;用时:02:24:57;其中半马用时:02:01:58。其它有关数据截图记录如下:

 跑者:25公里心率跑训练的感受


 

当时主要感受:心率控制在“180-年龄”的范围内很难。我现年51岁,跑步过程中发现最大心率191,时常达到182左右,通常训练过程中跑5km、10km的平均心率在160左右。这次跑步的平均心率是149。平均心率比目标控制心率130次高出19次。平常锻炼心率在160左右并无不适感,这次最大心率才174次,没有任何不适。主要感觉是要把心率控制在130以内比较难。关于心率,有三种情况值得记录和重视:

一、感觉起步阶段可以加快速度从而能提高均速。热身阶段,心率上升缓慢,在6′配速下超过2km还没有达到130次。这是不是意味着如果提前做好热身,开始几公里可以跑得更快些还能较长时间维持目标心率呢?感觉应该可以。

二、巡航速度并不能维持心率平稳,巡航越久心率越高。心率一旦突破目标心率,即使维持达到目标心率时的速度巡航,心率还是会迅速上升。要把速度放慢很多才能下降,甚至要停跑、静立才能降下来。似乎因为咕咚手表记心率有迟滞现象,稍静立后心率就降到了80—90之间,再拉升到130则需要较长时间,感觉是降得快,升得慢,这个升高过程可以加速跑。正因为这样,跑跑停停并不影响平均配速,我这次跑的平均配速是5′46″。

三、心率降低时间稍长后较低心率好像也可以跑到很快的速度(貌似起步热身阶段)。最后3km时,稍静立之后,我即加速快跑,当时认为心率会飙升,但是实际上一直维持在105—115之间。感觉是即便维持130的心率也有可能跑得较快,进入5′30″的配速应该没有问题。跑后看跑速,后3公里分别是5′37″、5′43″、5′35″。我又想,是不是咕咚手表记录心率有迟滞的问题呢,也许我的实际心率超过了115次?当时,我跑出了一身汗,是这次跑步过程中出汗最多的阶段。也是我放开了呼吸,任意用鼻子嘴巴呼气的阶段。是不是放开呼吸而降低了心率呢?

通过这次训练我感觉到以“180-年龄”的得数来做心率跑训练是可行的。我决定购置心率带,开展一个时期的心率跑训练。原因是:1、平常跑步心率偏高,毕竟难以维持高心率跑超过半马以上的距离,要畅跑马拉松则需要控制心率。2、近一年半来坚持高心率跑不仅没有减肥,体重还出现超过4kg的反弹,据心率跑专家介绍把心率控制在有氧阶段更能减脂。3、在跑步提速上似乎遇到了瓶颈,近一年即便近于过度训练也没有大的进步,目前3—5公里配速很难进入5′以内。据《骨骼跑步法》介绍的“细胞分裂法”通过控制心率的跑步训练能有效提速。希望通过心率跑解决上述跑马、减肥、提速3个问题。

第二天(3月27日)原计划跑休一天。还是因为下雨,不外出,加上前一天跑步25km后并无不适,又在室内跑步17km。第三天(3月28日),跑休,下班后步行10km回家。第三天中午感觉髋关节酸痛,不严重;第四天上午感觉膝关节酸痛,也不严重。估计膝关节酸痛与前一天晚上做单腿上蹬(40cm的阶梯)约50次有关系。

第四天晚上,继续进行室内跑练习,跑15公里,均速在5′42″,前9km平均心率146次,后6km平均心率127次。后6km控制心率的不是静立,而是中速高抬腿(高度适中)跑。按照咕咚手表记录,大概高抬腿跑50—60步,心率即能从140次左右下降到105次左右,心率下降似乎比静立还快,体感也比静立舒适,同时还保持了一定强度的运动。这次锻炼期间我还注意到心率似乎与步频成正相关,步频越快,心率越快——高抬腿跑锻炼强度不一定降下来了,但步频降了,心率也就降了。

连续四天的训练(第五天上午膝关节节、右髋关节、右后腿肌群微酸痛),对于跑步心率控制方法有以下经验:

一、静立似乎不是降心率的最好方式,高抬腿慢步频跑降心率更快也更舒适。

二、放开呼吸或者通过有意识地调整呼吸能更好地控制心率。这与“细胞分裂法”不用嘴呼吸的原则有出入,但“180-年龄”法则并不强调似乎用嘴呼吸的问题。当然,“细胞分裂法”的心率又比后者可以高很多。我用“180-年龄”法则的最高心率是130次,按照“细胞分裂法”跑则可以达到145—150次之间。

是不是能在“细胞分裂法”和“180-年龄”法则之间找到共同点、平衡点呢?需要进一步尝试、观察。

天气转好后安排两天场地跑,试一试两种跑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