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体育杂谈 |
分类: 春之娱 |
记一次艰辛的半马训练
11月27日,天气晴朗,气温适宜,傍晚时分我决定跑一次半程马拉松。
系上可以放置手机和水瓶的腰带,带了500毫升水,穿上去年冬季穿过的跑鞋(今年秋冬季节以来第一次穿冬季跑鞋),出发。
日常训练,不追求速度,但要求自己保持稳定的跑姿、均匀的配速,不紧不慢地跑完全程。
跑的过程中,感觉到手环和手机报告的配速不准确,有时候报配速为6′,有时候报配速为24′36″,最慢的配速报到32′以上,最快的报4′1″。最近新换的小米6手环时不时地发神经。不能太计较了,只要距离基本准确就好,我宽慰自己。毕竟是训练,已经开跑了,何必与自己过不去!可有两次明明跑过了准公里点,手环没震动,手机没报里程;有一次,跑了两公里以上,看看手环,才记录了0.56公里!好在前后两公里相加再平均,后一次报里程应该基本上准确……
前十公里,基本上是在和出现智障的手环在较劲!不断地加速、加速,只要小米穿戴所报的配速低于7′,我就攒劲加速。按照平时的感觉估计前十公里的实际配速在6′左右。
为了提高全程配速,再则确实也不觉得口渴,跑完十公里才第一次喝水,一次大概喝了200毫升。跑过12公里上了一次卫生间小便。小便呈棕色,数量少。小便时感觉浑身发热,热气蒸腾,汗量并不小,紧接着补水,估计不少于150毫升。
跑到15公里时感觉因鞋子偏小偏紧且鞋底柔韧性差不适合长跑,右脚拇指挤压得疼痛,估计拇指和第二指中间还起了水泡,脚板底也磨得疼痛起来——两只脚都有同样的感觉。从第16公里开始,转移到田径运动场的软跑道上跑,配速稍减,按照小米穿戴报数配速在7′30″左右。也就是说我的配速从第16公里时开始下降。这时感觉小腿有点酸痛,膝关节有点难受,右侧髋关节与腹部有一处肌肉(或者韧带)拉扯得微微有点疼痛。这时,所带的500毫升水已经全部喝完。
跑到第19公里时,跑步时间已经用了139分钟,新下载的小米穿戴提示超过我自今年7月份以来单次最长跑步时间。感觉口渴,可所带的水已经喝完。同时接到妻子的电话,问我怎么还不知道回家?!我告诉妻子估计10分钟左右即可回家。
到楼下,跑步21.09公里,耗时02:28:55,消耗2486千卡,平均配速7′3″,步数24793步。小米穿戴报告平均步幅85厘米。
对照数据,感觉两组数据矛盾,应该不准确:第一,我身高176厘米,跑步步幅应该不止86厘米,通常在95厘米以上。第二,平常跑半程马拉松消耗热量在1400千卡以内,这次怎么消耗多达2486千卡?自己的体感也应该不止跑了21.09公里。
回家,稍做拉伸、放松,喝水,洗澡。出现运动性血尿,感到疲劳,疲劳程度远远大于平常跑半程马拉松。洗澡后穿衣服时右腹上边肌肉抽搐。赶紧咀嚼一粒跑能电解质盐粒,吞服一粒跑能盐粒,睡前再补充盐粒一粒,并补水。28日,运动性血尿消失(尿微黄,不再呈棕红色,尿量大),疲劳消失。7:30起床,试着跑步,慢跑5公里,平均配速7′36″,这次跑步小米穿戴竟然没记录心率。
这一次半程马拉松训练为什么深感艰辛?
第一,小米穿戴的记录和报数出了问题,可我明明知道还是与手环较劲,不断加速。看来,得调整好运动手环或者更换有关软件。
第二,跑鞋不合脚。去年冬天就觉得这双跑鞋偏小、偏紧,不曾穿着做10公里以上的运动,这次却直接穿了跑半马。
第三,补水的时机把握不好,应该在五公里左右第一次补水。从这次跑步补水的情况来看,跑半程马拉松仅补500毫升水是不够的。
第四,跑半程马拉松途中出汗较多的话应该及时补充盐和电解质。要是及时补盐和电解质的话,应该不会出现运动性血尿和腹部肌肉抽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