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体育杂谈 |
分类: 春之娱 |

跑步与做学问
爱上跑步的时间不长,还没满两年。
曾经读书做学问的时间很长,很长,足足花费了三十年。那三十年是扎扎实实在读书、学习、研究,每天用于学习的时间不少于三小时。比如今每天跑步的时间要长,是日均跑步时间的两倍以上。
做学问三十年,没做出什么大学问,只不过摸清了学科门道,熟知专业知识,了解专业发展动态而已。
跑步,跟做学问有什么关系呢?
如果你这样问我,我基本上可以判断你没有过扎扎实实练习跑步的经历。
第一,你不擅长跑步,至少你的跑步没有发掘出你潜在的能力来。
第二,恐怕你做学问也只做得一般般,应该处于皮毛阶段,还没真正理解和掌握做学问的真谛。
先说说我自己学习跑步的过程。
我跑步,开始阶段并不是因为我喜欢这种运动,纯粹是出于减肥的需要。通过跑步渐渐地减肥,随着减肥效果越来越好,我才渐渐爱上了跑步!应该说是:在强制减肥的有规律的跑步运动过程中我逐渐养成了跑步的习惯。
养成了跑步的习惯,风霜雪雨、春夏秋冬、寒来暑往,我都坚持每天跑步,进入这样的状态,还要说我没有爱上跑步那恐怕也说不过去。
爱上了跑步,我就开始研究跑步,开始研究怎么跑步更能减肥,接着研究怎么跑步能减少伤痛,再接着研究怎样能跑得更快、更远、更持久。为了跑得更快、更远、更持久,我还学习了与跑步相关的人体肌肉组织、骨骼、生物运动力学;学习了心肺能力提高的有关生理学甚至医学知识。值得炫耀的是“我学习了这么多知识”;应该谦虚谨慎的是“真还学的不够广、深、透”;特别需要检讨的是:尽管学习了这么些知识,还是没能把这些知识完全融入跑步运动之中,没有实现学以致用,把理论转化成技能的功夫还下得不够,远远不够!要想成为专业跑者,甚至跑步教练,恐怕不是三年、五年可以企及!!!我觉得学习跑步,就像学习木匠手艺一样,优秀的三年能出师,一般的要五、六年,悟性差的即便终生学习也未必能独立门户。
为什么我如此这般地学习跑步近两年,也还只能算是个跑步爱好者而已呢?
因为跑步是一门技术活。
所谓技术活,“技术”两个字代表学问、艺术,说的是跑步运动中包含深厚的科学知识;“活”就是活动、实践、实操的意思,说明跑步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技能,这些技能需要在活动中习得。综合起来理解就是:跑步运动的学问、技能需要在深入、长期的运动实践中获得、掌握、提升。
你想一想跑步运动涉及的人体生理学、生物运动力学、心肺生理及医学等等学问,学懂就很不容易,要学懂、悟透,还要转化成自己能掌握、驾驭的技能,甚至要成为这个领域的高手谈何容易!
谁说体育老师没学问?谁说体育老师悟性差?我以自己的跑步运动实践为体育老师正名:体育老师大有学问,能做好体育老师,必然有大智慧。
其二,该说说跑步与做学问的关系了。
我说自己做学问做了三十年,没做出什么大学问。其实还是有点夸张的——夸大了自己的学习成效,是害怕被嘲笑为“体育老师”。客观地说,我做学问三十年,连小学问都没做出多少来。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没有出实践成果,没有成果拿出来分享,那叫“学问”呢!三十年的努力,我可能建成了一部机器,但机器没有运转起来,没有成为生产工具;三十年的努力,我可能建设了一家规模宏大的工厂,可惜工厂没有投产,没有投产的工厂本质上就是浪费建筑材料!
还是废话连篇嘛!这做学问没出成果和跑步有什么关联呢?
您可别这么说。
我告诉亲爱的跑友、读者:我跑步还真产生了成果,一是减了肥。跑步不到两年,减肥三十斤,体重基本达标了。二是获得了健康。几乎不感冒,头疼耳热的事极少,连一度处于高血压临界状态的问题也解决了,血压很正常了。医生说:心血管病的发生率降到了最低点!自己感觉到目前身体状态、精神状态是近十年来最好的阶段。我想,坚持跑步,我的身体会强健,我还可能成为一名老运动员、体育老师、教练。
通过我的做学问、跑步经历您看:1、“实践出真知”,这个道理是不是跑步与做学问的共性?2、做学问需要深入广泛的学习,学习跑步运动也是,这是不是两者的共性?3、做学问的目的是作出有益于人类的实际成果,跑步的目的也是跑出有益于人类的实际成果,难道说这不是两者的共性吗?!
做学问也罢,跑步也罢,终极目的都是搞出有益于人类身心健康的成果来。从效率的角度来衡量,体育老师的效能远远高于很多专家、学者、教授。
再扎扎实实跑上三五年,争取成为准专业的跑者,争取做个好体育老师。遗憾的是我领悟得有点迟,因为我已经老大不小了,岁月不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