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体育杂谈 |
分类: 春之娱 |
健康人也有十种不宜跑步的情况
跑步是一种简单、高效的健身运动,深受大众喜爱,很多人认为只要身体健康,四肢健全,能跑就跑,想跑就跑,只要跑起来就有益于健康。实际上,即使是健康人,在以下十种情况下是不适宜跑步的。
一是饥饿或低血糖状态下不宜跑步。饥饿的情况下跑步很可能接着就出现低血糖症。低血糖症状下跑步可能出现晕厥。
二是饭后半小时内不适宜跑步。肚子撑着跑步会出现胃部痉挛、反酸等情况;长期饱饭以后跑步还会出现胃下垂。
三是脱水及缺盐状态下不宜跑步。跑步过程中如果出汗太多,没能及时补充水、盐,出现干渴、头晕、乏力、肌肉酸痛、抽搐等症状。
四是锻炼过度未恢复状态下不宜跑步。一般进行一次5—10公里的长跑导致的疲劳,需要12—24小时才能恢复。
五是睡眠不状态下不宜跑步。在睡眠不足,跑步都想打瞌睡的情况下是不适宜跑步的,此时跑步锻炼弊大于利。
六是醉酒状态下不适宜跑步。醉酒之后意识模糊,跑步很危险。另外,会加重心脏负担。
七是发现轻微运动损伤跑步有可能导致加剧状态下不适宜跑步。运动损伤有一个“损伤临界点”,会积少成多,积小成大。
八是体感特别疲劳的状态下不宜跑步。感觉身体特别疲劳或者热身阶段、试跑阶段都觉得难以消除疲劳、唤醒身体,那就中止锻炼。疲劳状态下跑步对心肺的负面影响很大,这种情况下跑步锻炼得不偿失!
九是情绪特别不好或者特别亢奋的状态下不适宜跑步。情绪特别郁闷、悲伤或者大喜过望都不适宜跑步锻炼,因为这时的体感及对外感官知觉状态都不好,容易造成各种伤害等危险。
十是恶劣的自然条件下不适宜跑步。高寒、高温、高湿度天气、高海拔地区、道路崎岖坑洼等自然条件下没必要对抗自然而伤害身体!